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23年09月23日

朝阳街忆旧

阅读量:912

李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从乡下入学射阳中学读高中。学校距城区有几公里,难得光顾。

虽然当时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却不影响这里的热闹繁华。从朝阳桥向南,寄封信,邮局就在朝阳桥头;看个布告,可以到公安局、法院门前;买本书,可上新华书店。商铺、理发店、缝纫店、银行等分列街道两边 。

我光顾最多的是新华书店。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兼教语文的是刘钧老师,刘师娘就在书店工作。她对我们很热情,常常特许我们进入柜台里到书架上看看书。由于囊中羞涩,多是浏览玻璃柜台里的样书,真正购买就难了。购买这些书籍的钱是自己从牙缝里挤出的,也不知聚了多长时间才能买本书。那时尽管饥肠辘辘,对一两粮票4分钱两根的油条,也让人望而却步,但买书的念头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这也算得上是精神食粮的魅力无穷,对知识的渴求有时胜过对食品的企求,但常想在街上犒劳一下自己。想归想,逛街后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学校走去。

一个星期天下午,和徐同学到校后又来到朝阳街,逛着逛着就来到电影院,经不住诱惑,看了一场《桃花扇》。电影结束,随人流出门,街灯已亮起来。抬头便见街对面朝阳饭店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肚子咕咕直叫,徐同学适时提出建议,到饭店吃碗面。于是,来到饭店,一人负责找位置坐下,一人买面票,记得是二两粮票一角二分钱一碗阳春面。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了面条。那麻油的香味直扑而来,几片香菜映出面汤的白,给人视觉味觉的冲击力之大,简直无法言表。我俩风卷残云般把一碗阳春面吃完,虽然,有“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的满足与“刚喝奶被拉下奶头”的无奈,还是故作矜持地离开了喧闹的饭店。

近日,重返朝阳街,北部成了步行街,南部街道封顶,富丽堂皇,被命名为“时光隧道”。不知道是谁取了这名,好贴切,我们这些鬓发斑白的老人油然而生暖意,驻足观赏,仿佛留恋历史的画卷,不忍离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