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3年09月16日

“天使白”温暖“有爱小城”

阅读量:793

本报记者 贾凡 李想

“袁护士,太感谢你了!如果没有你及时相救,后果真的不敢想象,你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近日,郭海林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将一面写有“素不相识伸援手 救人一命永铭心”的锦旗送到县中医院护士袁冬梅手中,感谢她的温暖之举。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9月2日清晨,郭女士在殡仪馆中突然昏厥、神志不清。她的家人瞬间惊慌得不知所措,呼唤着她的名字,可她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快来救人!快来救人!”正在隔壁参加葬礼的袁冬梅听到呼救,立即冲入人群查看。

当时,郭女士的家属正在为其人工呼吸并准备喂其吞服速效救心丸。而袁冬梅考虑此时吞服速效救心丸存在风险,甚至引发窒息,立即制止并触摸颈动脉、查看胸廓起伏,发现郭女士脉搏、呼吸、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袁冬梅通过询问得知,郭女士有心脏病史,推测是情绪激动导致的昏迷,便先将速效救心丸放在郭女士舌下,让其含化。随后,袁冬梅一直陪在郭女士身旁监护体征并安抚家属,直到救护车到达与急救人员完成交接后,方才离去。

“我那时听到家属的呼救,凭着职业的本能反应过去察看。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医护人员应该做的事。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突发情况,我还是会义无反顾。”袁冬梅感慨道。

今年是袁冬梅在射阳县中医院工作的第17个年头,“把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和责任心撒向每一位病人”是她始终的工作准则。

“大爷,您今天感觉怎样,昨晚睡得好吗?”“阿姨,今天的胃口怎样?早饭吃的什么?”走进骨伤科病房,总能听到袁冬梅对患者的亲切问候,看到护患情深的和谐画面。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休息还是节假日,袁冬梅总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参与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骨伤科是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不同部位的骨折,对应的护理要点也不同;不同时期的骨折,饮食的护理也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员,对应的并发症的预防者都不一样。为了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袁冬梅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学习计划,与科室同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慢慢走出最艰难的时刻。“每当送走康复出院的患者时,就会感到特别的充实,非常有成就感”。袁冬梅动情地说。

“袁冬梅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作为一名主管护师,她始终尽心协助团队,配合做好科室内部管理,坚守在护理工作一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勇于助人,既履行了一名医者的职责,也展示出中医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和担当。”县中医院骨伤科护士长杨泗兰说。

危急时刻更显医者仁心。2016 年,我县遭遇龙卷风冰雹灾害,面对突发情况,袁冬梅放弃休息时间,连夜与同事参与患者救治;2022年,她主动奔赴疫情一线,支援苏州、上海,离家数月在隔离点奔忙;由于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她被评为2022年“县优秀护士”。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为人朴实、待人友善……”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正如袁冬梅所说,她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现在的生活,能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射阳,像袁冬梅一样的恪尽职守、见义勇为的“好人”还有很多。为素未谋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捐献“生命火种”的县人民医院产科护士李青青,救助绿化养护女工的店主刘大军,免费提供爱心早餐的餐馆老板沈海燕……他们用一颗纯真的心暖了整座城。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又影响更多人。我县连续九年组织“寻找最美射阳人”活动,以“站长说”拉练赛、“全民阅读推广人”擂台赛等丰富活动打造学雷锋活动品牌,360个志愿服务驿站建起“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着力通过培树榜样典型,做强做特学雷锋品牌项目,目前,21.5万志愿者、931个志愿服务组织、2156支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全县新增好人典型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涌现出10名中国好人,95人次获得省市道德典型荣誉称号,839人(团体)获评“最美射阳人”,“好人效应”正在这座城市不断扩散。

人民尚正义,社会有正气。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榜样的力量、榜样的激励,下一步,我县将继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褒奖见义勇为人员的生动事迹和崇高精神,传递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进一步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崇尚正义、追求崇高、勇于担当,让“有爱射阳 沐光向海”的城市名片愈加闪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