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第一个教师节
张同祥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第39个教师节。想起第一个教师节我还记忆犹新,那是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广大教师。
那一年,我还在临海镇中五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9月6日接到政府办通知,9月10日在八大家影剧院召开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经镇党委研究让我作为村代表发言,主题是如何做好尊师重教工作。虽然我是支部书记当中文化水平最低的一个,但我参加过扫盲班学习,平时一直自学文化知识,加之在大队文艺宣传队待过十几年,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记忆力更好,一般稿子看了几遍也都能背上,镇、村大会小会发言都是脱稿即兴发言,同时我的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还带上几句顺口溜,观众都喜爱听。
接到通知后,我连夜写发言稿,写什么?如何写?因我对教育情有独钟,在我担任生产队长、青年书记、大队长、村书记的十几年间,我是学校的常客,做村书记时,工作再忙,每周必须到学校去走走、看看、听听,和老师们谈谈心拉拉家常。当时我们村有小学、初中,一度时间还设了高中部,俗称叫做“初中戴帽子”。所以,我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笔下文章就好写多了。于是,我写了千把字的发言稿。第二天,我踏着自行车去离家20多里的政府办通稿,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对我说:“你这稿对尊师重教说得很到位,措施也很扎实,发言时争取脱稿,带点精气神。”
1985年9月10日下午两点钟,800多个座位的八大家影剧院座无虚席,全镇近500名教职员工和“三级干部”参加庆祝大会。教师代表发言后,主持人说:“现在请中五村党支部书记张同祥同志代表各村发言。”我成竹在胸地走到讲台旁,脱稿即兴发言:“一支粉笔、三尺讲台,青丝换成白发,蜡炬变成红油,数十载春秋换来桃李满园。你们呵护着千千万万的学子,孕育着千家万户的希望,老师辛苦啦,向你们致敬!哗啦啦台下一片掌声。我讲了尊师重教的措施等,全场鸦雀无声,发言到结尾我用排比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靠建设、建设靠人才、人才靠培养、培养靠教育、教育靠谁人?就靠在座的园丁们,谢谢大家!”台下哗的一声全场起立为我鼓掌、喝彩!当时我太激动了,在台上连向大家鞠了三个躬。
散会后,镇政府办主任让我去党委书记办公室一趟,书记说:“你今天发言很精彩,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辛苦了,今晚在这里我们陪你吃个晚饭。”书记、镇长陪我在政府食堂开了小灶。从那以后,我更加尊师重教,后来我调至镇广电站工作,回家一定去学校看看成了我的“职业病”。这么多年来,我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协助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求必应、无私奉献,还多次走进校园开展道德教育、传统教育和红色教育。因为我没有正规念几年书,至今没有同学聚会,看到别人同学聚会心里很羡慕,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无数位“老师”指点与帮助过,自己点滴进步都离不开他(她)们,借此机会,我要道一声: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