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3年09月08日

杜甫咏物诗浅探

阅读量:362

张锋

杜甫虽然出生于名门世家,自陈“奉儒守官”,但对他思想定型和诗歌走向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他后来的生活经历,即是他十载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他“三年饥走荒山道”和民众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他“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与百姓亲密无间的深厚情感。正因为如此,他留下的诗歌,包括咏物诗才充满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的人本情怀。其文化意义又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以人为本。如果说,文学即人学,那么也可以说诗观即人观。作为一贯以“儒生”自命的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充分地体现出来。特别是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他始终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文以人为本也成了他一以贯之的创作准则。在他的笔下,流淌着对同胞生命的关怀、对生活苦难的关切、对无助弱者的关心和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爱。尽管他一生很少过上安定的日子,更谈不上富庶的生活,但却又时刻关心着那些比他更为不幸的人。他不仅创作了象“三吏”“三别”等激烈抨击时事的“史诗”,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而且还在自身穷困潦倒之际,做出了“减米散同舟”“枣熟从人打”“药许邻人斫”“拾穗许村童”等扶危济困的实际行动。诗人在蜀时作题为《枯棕》的五古诗一首,枯棕可说是他那个时代农民的共同形象。诗中对农民的同情之心、怜悯之声跃然纸上。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咏物诗中,写了一组如病柏、病橘、枯棕、枯楠、病马、瘦马等“病物”诗,其实这是寄托作者对“病物”哀怜的同时,也寄托诗人的政治见解。“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他把物看作是自己亲爱的朋友,是造化的一分子。因而在哀物怜物的咏叹中,流露的却是一个赤诚的爱民情怀,并以艺术的方式上升到政治层面上对制度的批判。实际上是通过植物写人物,透过生灵写心灵。

其次,人以仁为本。在儒家思想看来,“仁”为“仁义礼智信”之首,“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由己及人,老幼及人。他在诗中,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揭露不平、呼吁平等,而且还在精神层面上提出社会众生人格尊严平等的主张。如在《前出塞九首》组诗中,就塑造了不仅轻视生死,而且平视上官的人物形象,“男儿既介胄,长辑别长官”,无疑是向社会说明,在普通的百姓身上同样具有尊严意识,既要给百姓以生存权,还要给百姓以被尊重权。这些思想在咏物诗中,也得以充分地体现。如写鸬鹚:“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写家犬,“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众念与存亡。汝书犹去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写燕子,“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国曾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你看,这类咏物诗写的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与诗人成了亲密的朋友,深刻表达了人世冷漠、动物有情的倾向,也充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第三,仁以爱为本。“仁”是什么?子曰:“仁者,爱人也”。杜甫的人本思想和人本诗观,不仅推己及人,而且爱人及物,是一种人世间之大爱之心、至爱之情。这一点在咏物诗中更是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在《过津口》一诗中说:“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在《秋野五首》中悟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对那些细小的生命才犹为关注。一次,他坐船从一条河上经过,看见船旁有一群小鹅游过,写下了一首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这里对小鹅的那份呵护之意着实令人感动。他写过一首题为《白小》的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极不起眼的刁刁鱼,在诗人眼里,却赋予了重大的主题,以此谴责了对幼小生命的残害。这种对弱小生灵的爱护和保护,杜甫非并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现里,而是将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诗人客居夔州期间,受该州都督之托,管理公田的水稻,在修筑打稻场时,他想到有可能毁坏蚂蚁窝,就格外经心地对场地的位置进行了选择。他虽粮食紧缺,但看到溪水中的小鱼无食,却能分减一些饭粒去喂鱼。这不仅是仁义之举,更是智慧之心。对于物种的保存、生态的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杜甫的人本思想和仁爱精神,不仅付诸于他诗歌创作的实践,而且付诸于他自身的生活实践,这正是诗人难能可贵的伟大之处。

杜甫的咏物诗,正如明人钟惺所言“于诸物有赞美者,有悲悯者,有痛惜者、有怀思者,有慰藉者,有嗔怪者,有嘲笑者,有欣赏者,有劝戒者,有指点者,有计议者,有用我语诘问者,有代彼语对答者。细者巨,恒者奇,默者辩。咏物至此,仙佛圣贤帝王豪杰具此,难着手矣。”信哉斯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