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社会
2023年05月20日

“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短”

——县人社局持续推进服务创新工作纪实

阅读量:770

本报通讯员 苏茵

5月4日上午,在县2022年度综合考核表彰大会暨冲刺“双过半”动员部署会上,县人社局又一次捧回“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和“优化营商环境奖”的奖牌。他们持续进行服务创新的举措和成果,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上级人社部门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县人社局先后推出“人社通”“人社清”“人社减”的系列服务改革,既在《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社会保障》刊发推广,引起全国业内热烈反响,又为群众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有效地打造了基层百姓身边“15分钟服务圈”,社会测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他们与群众的距离,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短”。

“人社通”:家门口的幸福感

“人社通”,是县人社局率先推进服务改革创新一项带有基础性和革命性的举措。

什么叫“人社通”?说得形象点,就是人社局与百姓之间连结的一辆“直通车”;说得翔实些,就是我县于近年投入1000多万元,采取纵向融合、横向联合、有机整合的方式,把人社服务窗口直接延伸到村居社区,在全国率先形成县镇村三级“一体化服务、一窗口通办”的新模式。

这一服务平台,一次性地将社保、民政、医保等16大类业务410项事项的办理,直达全县297个网点,畅通了惠民服务最后“一米线”,打造了人社15分钟服务圈。

这一服务平台,全过程地实现了“全办、快办、智办”。这个全办的全,集中展现在“三全”:全业务服务链、全地域服务网、全要素服务站。县镇村一个标准操作,一个窗口办理;贯通“社银合作、涉保联办”,变单一式为集成化;这个快办的“快”,主要表现为“一加一减”。加是“打包”,比如对15个“一件事”,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减是减事项时限、环节要件、证明空间,实现业务申请“只见一次面”;这个智办的“智”,突出体现在“四个首创”:首创零障碍,窗口进村入厂;首创简培训,一窗全能受理;首创无差别,服务均等公平;首创双保险,效能全线追溯。

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仅2022年2月开始到年底的10个月间,全县通过平台办理业务就达22.55万笔,每月平均业务办理约1.5万件,服务群众近15万余人。

村居的群众告诉笔者,从线下柜台到线上平台,从看人脸面到看机界面,从纸上文件到数字软件,人社部门把公共服务在通向社区村头的同时,更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大众的心头。

基层的干部反映,变进城办为家门口办、变线下办为线上办和手机上办、变固定办为随时办、变看人办为透明办,这个变的收获,不仅是一项便民服务的经济减负,更是一方风清气正的重大政治效应。

一年多来的实践也表明,“人社通”收获的好评连连、点赞频频。无论是江苏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服务评价信息,还是相关部门随机抽取县、镇、村三级群众问卷调查,结论表明,满意率都达98%以上。

这一创新成果,受到了上级人社部门的及时总结和推广。2022年9月7日,江苏省社保经办服务“就近办”现场推进会在射阳召开,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效应。

“人社清”:清单里的公信力

“人社清”,是县人社局推进服务改革和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

何谓“人社清”?就是对人社系统38类149项公共服务事项,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照程序简化、流程优化、服务细化的要求,逐项明确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反馈渠道等服务内容,制定标准化服务指南,形成清单式服务目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楚明白的导引。

这一服务改革于2022年1月26日在“射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全面上线,2月6日在“我的盐城”APP射阳板块上投放。此项行动涵盖了人社部门全部业务领域,并通过数字赋能,有机融合“人社通”平台,实现智能终端村居全覆盖,打造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人社业务村村办”运行模式。

都说数据会说话,不妨请看下面的一组数据,一组射阳人社系统2022年度主要工作的数据——

数据1:实施稳岗返还“免申即享”,为1910家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729万元;继续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累计发放失业金954万元,失业补助金211万元;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117万元,技能提升补贴25万元,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60万元。

数据2:对1457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一人一策”结对帮扶,全年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193人,累计为3283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986万元。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34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644万元。

数据3: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8353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7736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6089人。城乡居保续保缴费率达80%,45周岁以上应保对象参保率达95%。

数据4:全县23家单位申请缓缴企业养老保险费592万元、工伤保险33万元、失业保险21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成第18连调,惠及全县18.1万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员。

数据5: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53场次,招引各类高校毕业生3053人,其中服务比亚迪招工更是成为全市典型范例;累计发放“三星”人才卡814人,发放各类人才补助3165万元。

……

应该说,“人社清”清出的是提高了的办事效率、提升了的工作效果、提优了的服务效益和提纯了的社会效应。更难能可贵包含其中的是政策的清楚、流程的清晰、环节的清爽和风气的清新。

“人社减”:减法中的满意度

“人社减”,是县人社局推进服务改革创新、实行刀刃向内对准自身的一记重拳。

“人社减”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以减事项、减时限、减环节、减证明为主要内容,集中梳理出本部门对外161个服务事项,对64个事项进行了优化精简,其目的正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减轻群众办事负担。说得直接点,就是要减低门槛,搬掉障碍,直面群众,高效办事。

结果呢?不仅减了,而且还“减”出了一条与群众贴近更贴心的最佳路径。

减,带来了真正的简。2021年3月,县人社局对标“实事实办、好事办好”的工作目标,全面梳理对外、对下所有服务事项办理所需的流程、材料、时间,通过多轮简化,进行不断优化。“人社减”涉及的部门和单位有6个科室9个单位64项业务,通过改革减业务流程环节的25个,减业务办理材料数量的14个,减业务办理时长的60个。这样精简“瘦身”的结果,使原来的科室业务目标更集中,流程更简洁,运行更流畅,办理更便捷。

减,达到了明显的降。县人社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人社减”涉及的原业务流程环节共139个,一下子砍掉90个,减少到49个;原业务办理材料数量共54个,减了19个,减少到35个;原业务办理时长共1343个工作日,减了721.5个,减少到621.5个。这样的减法革新带来的降本效益,用许多企业和群众的话来说,减掉的不仅仅是“磨嘴”和“跑腿”的功夫,更是身心的多余负担和隐形的交易成本。办个退休手续,这个县月平均500人左右,如果因职业变换而多地参保,原先办理时长多达几个月之久。

减,实现了显著的增。运行近一年多来,从数据分析的平均值来看,“人社减”这一改革使业务流程由6个减少到2个,办理材料数量由4个减少到3 个,办理时长由22个工作日减少到10个。从基层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反映来看,则收获的是一致好评和普遍赞誉。比如关于引进人才的住房补贴,他们运用数据赋能,开展政策找人,做到免申即办。去年就为34名“黄海明珠人才”发放购房补贴220多万元。

“人民满意,社会赞誉”。这是射阳人社人对人社工作的理念诠释和目标追求。在新的一年里,他们早就把目光锚定在“人社优”的定位,加速启动射阳“引才用工智慧平台”建设,以赶考的心态,奔跑的姿态,奋斗的形态,去考出新成绩,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业绩,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答卷和满意成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