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枣树上的鸟窝
高亚
我家院门外的枣树上竟然有个鸟窝,它让我又惊又喜。
鸟窝,是鸟儿栖息和产卵、哺育幼鸟的地方,是成鸟安全可靠的家,是雏鸟温馨的成长摇篮。鸟窝一般都建在高大树的顶端,以防天敌侵袭。可我家的枣树去年入冬前被我将高达数米的树枝全部锯掉,只剩下高不过两米的秃枝,人站在树旁,随手就可以摘下鸟窝,在如此环境下筑巢,怎不让我又惊又喜呢。
发现鸟窝的是我妻子。枣树长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她到小花园里看花,顺便看看枣树是否发芽,无意间发现了这只鸟窝。“快来看,枣树上有个鸟窝。”她叫喊着我。“那么矮的枣树上怎么会有鸟窝?”我将信将疑地来到花园。可当我定神细看时,发现还真是个鸟窝。在朝北的枝桠旁,有一根像人的六只指的小丫杈,就在这枝桠和丫杈间搭了个鸟窝。鸟窝小,小到让人不敢相信那是鸟窝。它形如一个无底坐的高脚酒杯,大不过少年握紧的拳头,远看就像一个被风吹挂在树桠间的草团。鸟窝虽小,可学问不小。它布局巧妙,建在枝桠和唯一的一个丫杈的夹缝中,既稳又牢;它选料精致,没有树棒、草茎,都是柔软的细细长草、布条、棉线;它做工细腻,每根草都理得很顺畅,外观如熨烫过光滑,给人以玲珑、精致的美感。看来,筑窝的主人也是位懂情调、会生活的主儿。我和妻子面对小鸟窝,谈论了许多鸟的话题,趣说着许多掏鸟蛋、捉小鸟的往事。
儿时,农村孩子顽皮的游戏对象许多都和鸟儿有关。农村中常见的鸟是喜鹊、燕子、麻雀。喜鹊是人们喜爱的吉祥鸟。春秋时期师旷著的《禽经》中就有“人闻其声则喜”的记载。也常听大人说“喜鹊叫,喜事到”,所以,很希望看见喜鹊,听到喜鹊叫声。所幸的是我老家老屋门前高高的洋槐树上,就有一个大大的喜鹊窝,每天都能看到喜鹊飞进飞出,听到喜鹊脆亮悦耳的叫声,尤其是看喜鹊做窝,让你不得不惊呼其神奇。搭窝时,两只喜鹊好像在按图施工,衔来树枝草茎,由下至上,左勾右搭,纵横交错,飞来飞去,乐此不疲。一周左右时间,一个重重叠叠、枝枝桠桠的喜鹊窝就筑好了。
槐树开花的日子,小伙伴们用竹杆敲洋槐花,有人提议掏喜鹊蛋,还有人说电影《小兵张嘎》里嘠子在喜鹊窝里发现了手枪,这个喜鹊窝里说不定也有好东西。大家打高肩爬站在树桠上,可还是够不着喜鹊窝。正当我们准备用竹竿捅窝时,吵闹声惊动了大人,传来雷鸣般的喝斥声,吓得我们如青蛙撒籽四处溃散,有的跌落在草木灰坑里砸起老高的灰雾。我从树上滑下时,手掌和腿上磨破了皮、出了血。那时农村人家大多是草房子,屋山头和门檐下有许多麻雀窝,晚上和小伙伴一起,扛着板凳、带上手电筒捉麻雀。麻雀蹲在窝门口,被手电筒光照得睁不开眼,一抓一个。那时的麻雀是政府要求灭掉的“四害”之一,捉回的麻雀,除留几只第二天用线扣住腿,让它飞追着玩外,其余都成了解馋的美食。
人们喜爱能歌善舞的鸟,也喜欢绰约多姿的鸟窝。“望极春城上,开筳近鸟巢。”“夏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古人因鸟巢而引发无数感慨,引出众多故事。古时候一首“劝君莫打春天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民谚,时至今日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爱鸟护巢振聋发聩的警示广告词。
枣树上的鸟窝,我只能眺望不敢触摸,怕惊醒雏鸟甜美的春梦,怕惊吓成鸟后弃巢不再归来。它成了家门口的风景,也成了我心中的念想和牵挂。我常常忘情地看它出神:巢内还有卵吗?雏鸟飞走了吧?我仰望蓝天,恍然感到它们纤弱的身影就跻身在铺天盖地的鸟云里;我侧耳倾听,它们欢快的吟唱已揉和在那婉转悠扬的声浪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