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发展水平 增强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工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蒋建伟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答公众提问
近年来,县工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聚焦做大增量、提升质态、优化结构、创新服务,壮大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全面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县工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蒋建伟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公众提问。
问:2022年县工信局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县工信局是全县工业经济牵头部门,承担着全县工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规划、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数字经济和大数据发展、工业资源节约利用等重要职责,工作任务多、业务量大,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参谋助手,我们全体工信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工业经济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勇当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争先进位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坚持党建统领全局,抓好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扎实做好重点产业链培育、数字经济发展、节能改造、技改投资等常规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保稳定等各项重大任务,努力争创现代化新射阳发展新优势。
问: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和国内外大环境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请介绍一下,我县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如何?
答: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凝心聚力促发展,展现了工信担当,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我县入选“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治理能力百强县”(2021)、“县域经济百强县”(2022)、“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分列19位、45位、77位、49位。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
问:请介绍一下射阳工业经济其他方面的情况。
答:去年,我县重点产业链成绩明显。7条产业链开票销售406.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48%,占规上开票77.59%。实施产业链项目共103个,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全线达产,中车百米级叶片智造、CQC新能源创新基地等138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恒百胜新材料、铠羿电子等59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全县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达5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8家。创牌工作成果喜人。射阳县高新科技创业园成功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2年全市唯一一家),黄沙港智慧泊心广场获批江苏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2022年全市唯一一家),射阳县大数据服务中心、题桥纺织获批江苏省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单位,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市级163家,韩塑新材料入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题桥纺织、光明银宝、益海粮油荣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新火特核获批新产品新技术目录,益维光电获批五星级上云企业,四星级上云企业29家,三星级上云企业32家,景中景、天源新材料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服务常态长效。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组织全县32名县处职干部、83个县直部门、326名镇区科级干部,对841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根据“一企一表一台账”的要求,分类梳理生产经营情况,共为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用地等问题211项;各镇区、各部门在走访服务企业中,做到“六问四帮五清单”。推动县内安旭机器人与鸿派智能、七彩纺织和顺龙特种纤维等56家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合作,达成合作协议5.2亿元。为189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723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0.7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117.35万元。帮助500多家企业、项目解决融资需求超百亿。同时,为53家企业发放物流补助54万元,为143家企业发放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2864万元。
问:现在射阳要向海图强,竞逐绿色发展新赛道,请介绍一下2022年我县在绿色发展上取得了怎样的进步?
答:去年,我们聚焦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投入835.82万元,为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数字化诊断,目前已诊断325家,占规上企业的72.1%。已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229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去年,在项目审查中暂停审批12个高能耗投资项目,对我县去年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较大的企业和能耗较大的14家两高企业进行能源监察审计和生产设备检查,并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执行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差别化水价政策;推进81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总投资额45.5亿元,其中绿色化改造15个,投资额10亿元,23年预计实施五千万元以上绿色化项目11个,总投资额21.9亿元;积极开展“三项清理”工作,持续推动空置楼宇、闲置土地、低效厂房清理再利用,为大项目、好项目腾出空间,截至目前我县已创成18家省级节水型企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削减或避免污染物产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问:在信息化方面,县工信局又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工作机制,由我局牵头成立了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去年年底,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69家,实现开票销售61.8亿元,同比增幅6%,核心产业稳步发展。围绕设施果蔬、规模养殖、大田种植等农业主导产业,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建成数字农业农村基地59个。全县40家主体、259套设备接入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积极推广直播带货、基地直采等新模式,积极打造黄沙港创客中心等农业电商直播基地20个,累计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单位21个;累计建设5G基站886座,千兆光纤网覆盖率达到100%,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8300户。建成省市向下延伸的县镇村三级的电子政务外网基础平台,覆盖我县135个政务部门、15个镇(区)和237个村(居)。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完成可视化空间地理库和电子证照库建设;率先落地“跨省通办”服务,与132家联盟单位实现24个事项跨省通办;不断完善“我的盐城”APP射阳板块,累计接入便民服务100余项,注册用户达55.1万人;实施国家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共建成益农信息社151家,累计服务人数达到28.98万人。
问:我是一名企业负责人,春节期间,我们企业的员工收到了由县工信局牵头发放的消费券、健康大礼包和食品大礼包等福利,对于我们企业,有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
答:除了对企业员工的补贴政策,对于企业本身,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一是今年一季度期间,县内工业企业招收首次来射就业人员,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含)以上的。二是对今年1月份企业日均用电量高于2022年四季度日均用电量的。对2023年一季度应税开票销售达相关标准的。三是今年一季度期间,参加政府组织或经备案批准的行业协会境内外展销会的。
问:我2021年来射阳创业,这几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我们射阳也出台了相关行动计划,想问一下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对全县的工业经济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对我们企业有没有相关的补贴政策?
答: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战略部署,推动加快“射阳制造”向“射阳智造”转变,制定了射阳县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三年行动计划。去年,我县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50%,今年将达100%,实现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7条产业链基本普及数字化。
对于企业来说,根据我县出台的《关于印发<支持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的通知》(射发﹝2021﹞23号)文件,对以下相关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奖补:1、对生产性设备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的企业。2、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智能工厂”的企业。3、对新获国家、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4、对新获国家、省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和对获得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工业设计大赛最高奖项的企业。5、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6、对首次获评国家和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对首次认定为省五星、四星、三星上云企业。7、对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二级节点建设单位;对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8、对新列入国家和省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9、对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首次达到1亿元、5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的大数据企业。10、对获得省“i 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企业;对首次入选互联网年度产品、企业,互联网大数据类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
问:我在射阳开厂已经快10年了,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专精特新”,我们研究了之后也想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是什么?
答:“专精特新”严格来说,市级的叫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的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的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鉴于贵企业以前没有申报,建议企业先申报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待通过以后,我们再向上争取省级及国家级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得分要在60分以上,或者满足下面4个条件之一:1、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2、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均为有效期内);3、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4、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500万元以上。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