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钩沉
2022年12月03日

鹤姑

———追记中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训鹤姑娘徐秀娟

阅读量:1218

李志勇

前言

联合国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目录”的相关条款指出,全世界珍禽异兽的现存量呈大幅减少的趋势。其中,丹顶鹤的现存数约5000只上下,白天鹅也仅万只左右。而在中国,丹顶鹤的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2/5,每年冬春季节,到射阳滩涂越冬的丹顶鹤和白天鹅都在千只以上。这个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世界自然遗产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野外科技人员的辛劳和心血。

本文记载的就是以训鹤(白天鹅)、养鹤(白天鹅)、护鹤(白天鹅)为生命的训鹤姑娘徐秀娟为寻找走失的白天鹅而光荣牺牲的英勇事迹。

耳濡目染爱上鹤

徐秀娟196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一个养鹤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经常帮着父亲徐铁林和她的妈妈喂养小鹤,在潜移默化中不管不顾地爱上了丹顶鹤的培育和饲养。

徐秀娟17岁时随父亲到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做临时工,在她的鹤类保护工程师的爸爸徐铁林、训鹤师妈妈的手下负责养鹤、训鹤工作。1983年,徐秀娟在保护区负责饲养雏鹤,因为她肯学习、善钻研、好请问,所以,她的雏鹤饲养的成活率达100%。这一奇迹使扎龙保护区的孵鹤、养鹤、训鹤的技术蜚声中外,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戴维乔治·阿奇波前往参观后赞声不绝,连夸道:“OK!OK!!”

1981年,徐秀娟所在地的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她的爸爸一起养鹤,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由于她的肯学、善学、好学,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的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更是让人惊奇和称赞的是,虽然她的饲养工龄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但经她饲养的幼雏成活率均达到100%,这不仅让戴维乔治·阿奇波连赞OK,还被影视界、新闻界所关注,称她为“中国第一位训鹤姑娘”。

骄人的业绩,往往能使人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徐秀娟也不例外。她渐渐地自大了起来,暗自认为“这养鹤也算不了什么,哪有老爸说得那样神秘莫测?”“只要再给我几年,我一定会成为我老爸那样优秀的训鹤师,超过老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由于思想上有了杂念,徐秀娟不仅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经常对那些经验丰富的训鹤师投过去不屑一顾的目光,甚至连德高望重的在训鹤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父亲徐铁林的话她也不分场合地高声顶撞。这一切,都被她的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次,秀娟正好闲着,妈妈凑过去,悄声地对她说:“娟子,妈知道这些年你长进了许多,无论是训鹤、养鹤还是孵鹤,你都能独当一面,做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知道你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吗?没有鹤场那些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没有你爸爸的耳提面命,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顺顺当当?”

尽管秀娟妈妈说得柔声细语,但在她听来,就似耳边炸响了一声惊雷。徐秀娟清醒了,明白了!她明白她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在养、训、孵鹤方面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那是因为他的叔叔伯伯们的亲切教诲;她清楚她之所以能在驯养、养鹤、孵鹤方面学有所成,名有所扬,那是因为她是站在她父亲这位“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打那以后,秀娟变了,她变得更加刻苦。刻苦地向她的父亲学习,努力把她父亲多年孵鹤、养鹤、训鹤的真经学到手;她变得更加努力,努力地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她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知识更加丰富,使实践更加成熟和科学,谦虚地向她父亲的战友们取经问策,用众人拾柴的高火焰锤炼和锻造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徐秀娟不仅是位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的训鹤姑娘,还是众多训鹤师心目中可亲可爱的娟儿。1985年,为使自己能够适应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成功的丹顶鹤驯养知识、技术,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她仍然交不起一天6毛钱的伙食费,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身体和学习所需的营养。第二学期,因交不起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徐秀娟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最终的毕业考试,11门功课她有10门成绩优秀。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还自学了英语,为丹顶鹤的野外饲养、驯化与对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辛万苦养好鹤

1986年5月,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进修刚结业,就接到江苏省盐城市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希望她能到射阳滩涂工作,帮助建设丹顶鹤的第二个越冬地——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遥相呼应,一南一北,如果能在射阳的沿海滩涂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是一个重大突破,是破解了一个世界级的科技难题。为了这个壮丽的事业,徐秀娟决定同意盐城市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去南方、去盐城、去射阳,来一个“女儿照样”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她耐心地说服了她的祖母、父母和兄弟姐妹。6月的一天,徐秀娟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她所熟悉的工作了多年的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不远千里,只身南下,来到了钟灵毓秀、水润芳华的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射阳。

射阳是丹顶鹤第二个主要越冬地。这里有广袤的滩涂,有大片的沼泽地,沼泽地上长满了芦苇、盐蒿和獐茅草,一条自北向南的复堆河天然地把沼泽地和村居、农居隔开,环境幽静、人迹罕至,不仅是十分理想的丹顶鹤栖息地,同时也是成百上千种野禽、候鸟、獐蝥鹿兔等野生动物的撒欢场。

在这块保护区,徐秀娟充分发挥她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所学到的实践知识和在东北林业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她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中如鱼得水,如鸟得林,她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徐秀娟在远赴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射阳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时,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三枚鹤蛋上路,这是徐秀娟带给射阳丹顶鹤保护区的一份厚礼: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对射阳丹顶鹤保护区来说,是希望的起点;对盐城来说,是这座濒海城市的看点;而对世界来说,则是对全球濒危野生珍禽保护的重大贡献。迢迢2500公里的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只暖水袋、半打脱脂棉,一个体温计精心照料着那3只鹤蛋。鹤蛋裹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不出来,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身揣在怀里。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终于安全到达了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里,徐秀娟继续着这3枚鹤蛋的育雏工作,终于使3只小鹤破壳而出。这3只首次在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出生的幼雏被徐秀娟称作“龙龙”“丹丹”和“莎莎”。1986年下半年,在中国召开的第三届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徐秀娟撰写的关于这3只鹤蛋的论文,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苍天赋予人类的精灵,丹顶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当时的射阳训鹤场地也实在是过于简陋了,最好的建筑物就是一座废弃了的瞭望哨所,这座哨所上下不过两层,每层不足6个平方。毫无疑问,这里既然是鸟类的天堂,就不可能是人类向往的繁华之乡。人迹罕至自不必说,海风呼啸、海潮狂吼、鸟鸣兽啼更是瘆人的自然交响乐,条件比徐秀娟预想的还要恶劣。

徐秀娟害怕了吗?徐秀娟退缩了吗?没有!如果她害怕了,她就不是徐秀娟;如果她退缩了,她就不会不远千里,来到荒芜的黄海之滨来兑现自己曾经立下的壮志豪情。徐秀娟开始工作了。没有先进的孵化设备,她就土法上马,砌了个土炕坊,那炕上放着徐秀娟从扎龙带来的宝贝——3只鹤蛋。她和两个助手没日没夜地守护着,生怕温度失去控制,因为这些宝贝疙瘩热不得、冷不得,它们娇着呢!

终于有一天,从一只鹤蛋的壳里传出“笃”的一声响。这“笃”的一声虽然那么细微,细微得比一根火柴棒掉到地上的声音还轻;这一声又是那么高亢,高亢得可以穿云裂帛,直达九霄云外;这一声,是一个新生命诞生时的进行曲;这一声,预示着一个奇迹要发生: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这个世界级的难题被我们的秀娟姑娘攻克了!

养鹤、训鹤、护鹤是保护区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徐秀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她挑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什么活脏她干什么活,什么活苦她干什么活,什么活累她干什么活,而且干一样,出色一样,干一样,优秀一样。她单独饲养雏鹤的成活率都是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饲养人员的指挥,能跳舞,能翱翔蓝天。国家领导人来射阳保护区视察,观看徐秀娟的训鹤表演,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徐秀娟的训鹤技能也随之名扬中外。

1987年6月,徐秀娟从扎龙探亲归来,与她同行的还有两只白天鹅,徐秀娟分别称它们为黎明和牧仁。白天鹅黎明到了保护区后因水土不服病了,不断便血、拉痢。因时值酷暑,射阳滩涂的蚊虫肆虐,黎明的疾病始终不见好转。徐秀娟就把黎明抱回自己的宿舍,安置在床上放下蚊帐,不让蚊虫继续叮咬黎明。为了让黎明早日康复,徐秀娟自己动手,给黎明喂药,扇扇子,拉痢的黎明把徐秀娟的床铺、被褥、房间弄得到处都是腥臭味。最后,一个最爱干净的徐秀娟变成了一个最不怕脏的徐秀娟,这巨大的反差是如何形成的,只有徐秀娟自己才能说得清楚;陪伴一个卧床的病人与精心伺候一只奄奄一息的白天鹅,有多大的差别,也只有徐秀娟才能有深刻的体会。那其间,徐秀娟吃不好、睡不着,眼窝深陷,日夜守护观察着黎明的病情。黎明不会说话,只能用痛苦的眼神或偶尔呻吟几声,以回答徐秀娟的询问。突然间,徐秀娟想起东北治拉痢的一个民间偏方:白糖煮鸡蛋。真是良药不及偏方,黎明吃了白糖煮鸡蛋这个偏方后,终于止住了它的便血,不久就便回到了鹤场,精神抖擞地翱翔在白云蓝天上。

八天八夜。徐秀娟就这样无怨无悔地在她的宿舍里,在她那干净的床铺上,陪伴了生病的白天鹅黎明整整八天八夜。

英勇牺牲为寻鹅

1987年9月15日。这一天既不是什么节气,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只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天。不过,这一天也的确有点奇怪,怪就怪在这一天本来天上挂着的是一盘明晃晃的金光四射的太阳,却不料中午前后太阳突然被一圈黑影团团围住,黑影围住太阳后渐渐地向着太阳的腹地推进,形成了老百姓经常挂在嘴上的“天狗吃太阳”的天文异象。不知是受到什么惊吓或者是从来就没见过“天狗吃太阳”这种天文异象,白天鹅牧仁和黎明在笼子里鸣叫不已。徐秀娟以为它们想出笼游玩和戏水,于是就把它们抱进水塘里。不料,牧仁和黎明玩得兴起,先后挣脱羁留它们的绳子飞走了。徐秀娟连忙追寻,她沿着牧仁和黎明飞走的方向疾步前行。可是,见着的只有熟悉的海滩,像海浪一样前呼后拥的芦荡、广袤的沼泽地,就是没见着朝夕相处的牧仁和黎明。下午了。“天狗吃太阳”的游戏结束了,大地、海滩、天空又变得明亮起来。徐秀娟的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她沿着牧仁和黎明过去一直喜欢飞的路线继续追寻下去,终于在一处沼泽地的水塘里发现了牧仁的身影。她用牧仁能听得懂的柔声细语呼唤着它,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牧仁轻快地向她游来,一把抱住牧仁的秀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轻轻地抚摸着牧仁那光滑的羽毛,一边潸然泪下:“牧仁啊,你怎么不打招呼就飞走了呢?你知道姐姐有多担心你吗?”牧仁似乎听懂了徐秀娟的话,“呀呀”了几声,算是作答。“你晓得你弟弟黎明飞哪去了吗?”徐秀娟又问了一句。“呀呀!呀呀呀!”牧仁连叫了几声,心情似乎跟秀娟一样着急。眼看天色不早,徐秀娟寻思先把牧仁放回笼子,然后再作打算。她回到鹤场,把牧仁拴好后放进鹤笼,此时寻鹤的各路人马也先后回到了鹤场,他们都说没能寻得黎明的踪影,也就分头回宿舍休息去了。

夜深了。然徐秀娟却毫无睡意。她担心白天鹅黎明的安危,见大家都休息了,徐秀娟翻身坐起,独自一人又钻进了芦苇荡,呼唤着黎明。然,却是“千呼万唤终不见黎明”,倒是她过去很是熟悉的海滩、芦苇、沼泽在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尤是那劲吹的海风,“呼呼”地从海中毫无顾忌地钻进滩涂,那尖厉的风哨声使秀娟周身暴起奇痒的疙瘩,恐惧似一具具骇人的幽灵直击秀娟的灵魂。眼见得自己的努力不能起到唤回黎明的作用,秀娟无奈地摸索着回到了鹤场。

找不到黎明,徐秀娟心有不甘。第二天一早,徐秀娟没有叫醒大家,仍是一人跋涉在苍茫的滩涂上。她一边吹着黎明熟悉的口哨声,一边希望能够看到奇迹突然出现。然而,她又失望了,直到下午5点,还是不见黎明的踪影。是啊,在那苍茫的滩涂上寻一只鸟,无异于在大海里捞针!此时的徐秀娟已经心力交瘁,不得不返回基地。

返回基地的秀娟刚要坐下歇息,就听到鹤场的饲养员李爹爹从远处传来粗犷的叫唤声,说在鹤场的西边听到天鹅的鸣叫声。闻听此讯,徐秀娟和饲养员小王小段一齐冲出鹤场,冲到复堆河边,浑身是力气的小王、小段奋力游过了复堆河,随后,徐秀娟也一头冲进了复堆河!那一刻,寻鹅心切的徐秀娟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有脱,就那么生死不顾地冲下了河;那一刻,徐秀娟明知自己一天一夜地寻鹅,已经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仍忘我地奋不顾身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那一刻,徐秀娟明知那长着茂盛的会缠人手脚继而置人于死地的渣草的复堆河,正张着血盆大口,试图挑战和吞噬她的生命,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那一刻,小王、小段已上了堤岸,极度疲倦的徐秀娟只是喊了一声:“我不行了!”就被那黑暗的、无情的复堆河水吞没……四个小时后,黎明找到了。可它和牧仁的知心姐姐徐秀娟那俊美的灵魂却永远留在了那条复堆河里!

徐秀娟拖着羼弱的身躯昼夜寻找走失的白天鹅,不幸光荣殉职,英勇牺牲,年仅23岁!

那一天是1987年的9月17日。那一天的白日,太阳出现了日全食的奇异现象;那一天的夜晚,应该是海平浪静,波澜不惊,却刮起了让人难以忍受的让人恐惧的海风;那一天的徐秀娟,应该是在鹤场里惬意地逗着黎明和牧仁嬉戏,却不料为了走失的黎明和牧仁,竟使她在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寻找中光荣牺牲……

秀娟走了,走时她才23岁,正是绽放青春年华的灿烂岁月;

秀娟走了,国家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训鹤师,她的奶奶失去了一个可心的孙女,她的父母失去了一“件”贴心的“小棉袄”。

秀娟走了,她走得是那样的从容、悲壮、激越,那样的为千万盐城人所永远铭记!不,她没有走,她永远屹立在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复堆河旁!

后记

徐秀娟去世后,好几位国家领导人为她题词,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民政部追认她为中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人们被她爱丹顶鹤的心深深感动,她的故事被写成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为传唱,中央芭蕾舞团前几年排练了以徐秀娟为原型的芭蕾舞剧《鹤魂》。徐秀娟壮烈牺牲后,作者曾同她亲属联系,希望能为秀娟立传,以秀娟为原型,撰写一部名为《鹤娘》的长篇小说,可是被她的亲属婉言谢绝了。她的亲属说,秀娟牺牲后,同她联系的欲为秀娟立传的作家和传记记者不下十数人,可都被她婉言谢绝了。谢绝的原因很简单:秀娟在时她太辛苦了,不仅经常从黑龙江到江苏来回奔波,还要为射阳的鹤场建设出谋划策,为世界和全国四面八方来参观的客人介绍丹顶鹤、白天鹅等许多珍禽异兽的饲养和保护知识。现在,徐秀娟已逝去,就让她安静安静好好歇息吧!

我十分理解秀娟亲属的想法,故近几十年来,我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散文集以及报告文学集,唯独没有动手撰写资料收集得比较齐全充分的以徐秀娟烈士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好教材,尤其是那尊高高耸立在复堆河旁的秀娟的全身铜像,更是人们瞻仰秀娟仪容的必到之地。于是,就有了上述文本。该文本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