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政风热线
2022年11月23日

抢抓区位优势新机遇 开启洼地崛起新征程

——四明镇党委副书记许如亮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答公众提问

阅读量:983

四明镇位于我县西北部,由原四明、通洋两镇于2011年合并而成,全镇现辖行政村18个、社区5个,总人口7.9万人,镇域面积1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万亩,基层党总支部53个,党员2733名,红色文化深厚,人文历史悠久,以“四围春色、明察秋毫”之意命名,三面环射阳河,沟河纵横、河网密布、风光旖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稻菇鱼虾,享有“鱼米之乡”盛名,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省级卫生镇”。近年来,四明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区位优势新机遇,开启洼地崛起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向好。202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0万元、全口径开票销售7.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6元。日前,该镇党委副书记许如亮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公众提问。

问: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绿色低碳,矢志向海图强”的动员令,四明镇在贯彻落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水绿四明”总定位和生态优先发展路径,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登台阶、三年求突破,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射阳西北版块后发崛起,跻身全县先进镇区行列”的目标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项目引建,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创塑农业品牌,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势能;改善城乡面貌,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新颜值;提升民生温度,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底色;深化党建引领,不断迸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向好。

问:今年以来,四明镇在产业项目招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始终聚焦智慧家纺、粮油果蔬等主导产业,组织“走出四明·对接长三角”专题招商活动3次,外出招商21次,收集有价值项目信息15条,新签约拓源电子等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瑞恩新材料、鑫诚管业等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个,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彰显。8家企业成功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丝丝缘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瑞恩新材料入库县高企培育库、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000万元。持续推进四明科创园和通洋全民创业园建设,完善园区道路、绿化、亮化、污水管网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问:近年来,四明镇在城乡面貌方面有了哪些改善提升?

答:积极创建省特级村镇建设档案室,扎实推进农房改善工作,拆除农房172户,改善“四类人群”住房41户;持续推进占地167.5亩的新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建四期房屋50户,同步系统谋划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布局、就业服务、社区治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推动农民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自建房21356户,对发现的存在风险隐患房屋,按照风险等级实行分类处置,已全部整改到位。投入310万元,射四线、四陈线等371盏路灯全线点亮,彻底改变四明多年来主干道无路灯的历史。依托“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沿线房屋出新162户,拆除(重建)沿线厕所22户,安装竹篱笆2560米,致力打造农旅融合品牌,全面融入射阳河畔好风光,推动“水绿四明”成为“诗和远方”。

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人民”两字,四明镇在民生方面有哪些成效?

答: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民生实事工程10件,高质量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医保征缴扩面和比亚迪招工工作成效处于全县前列。引进第三方,建设区域性养老中心,打造全县规模最大的养老中心,不断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疏浚河道7条11.79公里,打造生态河道20条76.55公里和幸福河湖1条5.95公里,建设污水主管网6973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推进镇级消防站建设,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纵深推进党建统领网格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覆盖,加大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力度,四级访总量逐年下降,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问:四明镇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期,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部署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干群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来,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镇党委中心组专门制定了学习计划,镇三套班子成员率先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已组织专题学习3次,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坚持基层组织集中学,镇党委结合党员统一活动日,于10月16日上午组织各党(总)支部全体党员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在闭幕会后,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全体党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目前镇村已组织专题学习159场次。坚持原汁原味自主学,第一时间为全镇2725名党员、支部委员征订《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学习书籍,制作二十大报告“口袋书”,统筹工作学习安排,带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坚持多种方式灵活学,围绕学习先进模范和传承红色基因两个板块,将横幅、展板、大喇叭等传统宣传手段与微信群、“水绿四明”公众号等现代媒体相融合,多渠道矩阵式开展宣传学习,认真组织“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心得体会分享活动。

问:接下来四明镇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各基层党组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围绕“怎么学”“怎么干”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带头上党课,进一步引导全体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邀请党校名师、百姓名嘴、“三老”宣讲志愿者、基层干部、普通劳动者等开展专题宣讲,进一步造浓学习氛围。积极举办“传播党的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在”主题升旗仪式等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利用春节等节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老党员和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倾听了解困难与需求,收集实现“微心愿”,同步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学上门,将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实现同频共振。

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很高的指示要求,四明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四明镇三面环射阳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稻菇鱼虾,现有食用菌基地500亩、果蔬基地2000亩、苗圃基地5000亩,建有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千亩七彩紫薇观赏园、葡萄采摘园等精品业态,初步形成“东有菌菇、西有大米、南有蔬果、北有水产”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产业为要,切实筑牢乡村振兴根基。扬长“菌”优势,放大“射阳平菇”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强化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食用菌“育产加销”全产业链建设,逐步形成“要吃菌到四明”的良好氛围。扬长“米”优势,依托开明万顷良田,与县国投集团合作建设“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支持鼓励时和年丰、谷宏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实施稻米糠深加工等项目,发展稻米油精炼和谷维素提取,不断延伸大米产业链、价值链。坚持绿色为基,持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连片打造”的原则,全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积极打造新塘等一批人居环境示范村(社区)。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生态河道20条76.55公里和幸福河湖1条5.95公里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档升级水产(畜禽)养殖户环保设施,断面水质监测点水质力争保持在III类标准,不断彰显“水绿”特色品牌。坚持民生为上,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加快国家数字农业项目建设,打造水稻智慧农场,实现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景观优美、生产管理智能化”,力争3年内建成全国一流的万亩特色稻米基地。实施乡村振兴帮促项目,以市县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为契机,投入帮促资金3000万元,建设标准扶贫厂房16000平方米,切实用好以租代建模式,高质量组织筑巢引凤,确保每年租金收入达2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超200人,惠及全镇12个村(社区)。

问:农村养老保险如何办理?

1、怎样办理城乡居保参保登记?

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我县户籍居民,可携带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到户口所在地镇村人社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办理参保登记。

2、如何选择城乡居保缴费档次?

答:我县城乡居保缴费标准为12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每年缴费截止12月20日),缴费补贴在参保人当年缴费后直接划转到参保人城乡居保个人账户。特别提醒:参保人补缴或未按年缴费的,不享受缴费补贴。

(其中,100元缴费档次仅适用于建档立卡未脱贫的低收入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

3、怎样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答:方法一: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纳”,根据提示注册登录后,为本人和亲属缴费;方法二:到社保经办银行签约等待按月批扣;方法三:到射阳农商行各网点智能终端机或各村居“金鹤驿站”刷卡缴费;方法四:在试点村居用银联POS机刷卡缴费。

缴费记录可在江苏电子税务局网站首页“公众服务”—特色业务—社保费缴费凭证打印模块,进行查询打印。

4、如何计发城乡居保养老金待遇?

答:城乡居保养老金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额、财政补贴、利息等之和)除以139。2021年,我县基础养老金支付标准为210元/人/月,按省、市政策规定逐年提高。

5、城乡居保业务在哪里经办?

答:城乡居保业务已全面下放至镇村人社服务平台,参保人携带所需材料就可到户口所在地村居人社服务窗口办理,也可到四明镇社会事业局(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问:因身体原因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是否可以享受残疾人补贴?有什么要求?

答:(一)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保障对象

1、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具有射阳县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四级未满18周岁的所有残疾儿童,且需要长期照护持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具有射阳县户籍、持有残疾证,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残疾人,可以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1)低保家庭内的残疾人;

(2)低保家庭外无固定收入的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

(3)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的特殊困难残疾人;

(4)低保家庭外无业无固定收入的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

(5)成年无业肢体三级残疾人。

(二)保障标准

1、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30元/月;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低保家庭内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为256元/月;低保家庭内的非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为183元/月;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 为730元/月;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生活补贴为438元/月;低保家庭外无业无固定收入的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生活补贴为292元/月;成年(18-60岁)无业肢体三级残生活补贴为150元/月。

(三)申请办理程序

1、申请。由残疾人本人自愿书面向四明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书面声明本人户籍情况、残疾情况和收入情况,并提交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第二代残疾人证、身份证、诚信承诺书等材料。

2、受理。材料齐全,且初步判断符合条件,四明镇人民政府予以受理,并发放申请审批表。

3、审核。四明镇人民政府受理申请后,组织调查、民主评议及公示,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4、补贴发放。补贴资格审定合格的残疾人自递交申请当月计发补贴。

问: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非从业居民是否实行一次性奖励?

答:为维护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基本权益,促进公平公正,保证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根据《财政部人口计生委关于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的意见》(财教〔2011〕558号)、《江苏省人口计生委·江苏省财政厅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苏人口计生规〔2013〕1号)规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自2013年起,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实行一次性奖励。

(一)奖励对象

一次性奖励的对象为:年满60周岁、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或未享受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二)奖励对象确认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

2、居民委员会审核后交街道办事处初审;

3、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核确认并公示;

4、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三)奖励标准、资金来源及发放方式

1、奖励标准。各省辖市参照当地根据《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4号)规定的2400元至3600元的标准,给予城镇非从业居民予以一次性奖励。

2、资金来源。奖励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奖励人数较多的地区,可以在两年内分批完成发放。

3、发放方式。建立县级财政专户,并委托金融机构设立奖励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