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走鹤乡
2022年11月23日

田间解难题

阅读量:748

本报通讯员 于潇潇 记者 杨向东

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合德镇耦耕堂村村民张敏家的小麦却“生病”了——刚长至三叶期的小麦成片黄叶、枯萎。

“我四处寻找解决办法,邻居、农资经营店问了个遍,药也用了不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张敏焦急地说。

家里6亩小麦投入3000多元,如果救治无方,损失可想而知。多方询问无果后,张敏来到村里寻求帮助。村干部告诉她,公示栏里有村科技特派员的电话号码,可以联系、咨询。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敏拨通了该村科技特派员田文健的电话。11月17日,接到电话的第二天,田文健就赶到地头,他还邀请了种粮大户顾明亮等一起“看诊”。

这块地的前茬种的什么,今年种的小麦是什么品种,播前是否拌种……专家们边询问情况,边查看苗情,经过分析,他们向张敏详细讲解了小麦病情原因和解决措施。

“发生黄叶是由于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旋耕镇压不实,导致土壤悬松,影响小麦幼苗根系扎根和对水分的吸收,造成小麦出苗不旺甚至死亡。”田文健告诉张敏,可以采取适时镇压、浇水、划锄的方式,进行弥合裂隙、沉实土壤,促进根土密接,达到土层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效果,确保苗齐苗旺。

临行前,田文健还叮嘱张敏:“种小麦要按照镇里的统一供种安排,这样选用的品种质量有保障、适合本地种植。如果出现问题,还有技术管理人员统一解决,省心省力。”

听了专家的讲解和建议,张敏十分感激。“有了科技特派员,种地更有底气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