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2年11月22日

希望

阅读量:441

邱玲娜

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西下,场头上,一群人正抓住一天最后的光热用力地翻晒着稻子。从日当正午开始,她们已经工作四五个小时了,谁也没注意到天色渐晚,一心只想再晒一块,能快点让颗粒归仓、享受到“三秋”丰收的希望。

农场以农为生、靠土吃饭,农忙时候,全场总动员奔赴生产一线,机关、社区人全部支农已然成了新洋农场的常态,男同志每天都到定点大队的田间检查收割质量,女同志则根据指挥部安排,有需要了就到场头摊晒从田里上场的粮食。因为天气预报说几天后就有雨,那几天我们摊晒任务相对较重。有天中午我们早早吃过了午饭,十二点就到九大队场头报到了。运粮车来了一趟又一趟,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又放下来一车稻子,尽管大家已经累得腰酸背疼,尽管已经没有多少阳光,大家还是把稻子推散开,心想出出湿气也是好的。

太阳越落越低,我抬了抬头上的帽子,眼前的画面让我动容: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两个丫头用力地把一小堆稻子往两边拨,随着身体的晃动,包包上的卡通钥匙扣发出清脆的像风铃般的声响。这两个丫头是农场今年新引进到办公室的大学生,小的还是“00后”,家住市区的她们都是娇生惯养地长大的,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干过这样的农活呢?别说他们,就连我们在来农场之前也没经历过这些。可她们却一点不觉得辛苦,甚至于小小的年纪、小小的个头,拖着最大、最重的工具在场头跑,叫人怎么不爱怜呢。我问她们累不累,小丫头腼腆地笑了笑,说:“有点累,但还是蛮好玩的呢。”

看着眼前和谐的一幕,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希望吗?稚嫩的面孔是新洋的新一代、新洋未来的希望,脚边的粮食是今年的收成、是农场赖以生存的希望。人的希望注入粮的希望,何愁不能“安天下”“创辉煌”呢?在我看来,将新人带进田野是再高明不过的举措了。记得当初我们刚来农场时,正赶上“三夏”,和领导们一起在马路上晒过粮食,还被要求拿着镰刀去田里割了半天麦子,当时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机械化,还要我们以最原始的方式从事农事劳作,后来才知道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通宵作业的辛劳,才真正感受到土地的厚重、新农业人的不易。那年的“三秋”,面对一望无垠的金黄田野,我们还明白了就像这些因为饱满籽粒而压弯了三尺杆的稻穗儿,一个人成熟的样子,便是懂得低头的时候。诗人艾青曾说过他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农场人如果不了解土地,不学着热爱土地,以后还如何规划土地、规划未来呢?

最让我欣喜的是,这帮可爱的孩子并不讨厌这样的农活,也同我们一般尽力地守护全场人的希望,已然真正融入这片土地,融入农场这个大集体了。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她们就会真正爱上这里,就会用文字一笔一笔写下这片热土的真情和厚爱。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这才是更让人振奋的希望、更有发展实力的未来。

太阳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了,丫头们还在奋力推着手中的摊耙。我笑了笑,赶紧加入她们的队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