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小荷
2022年11月05日

做一个善读者

阅读量:708

射阳县高级中学219班 王蕾

读书者,汲智而泛泛也;善读者,冶情而精妙也。世人皆慕善读者,可曾静思而细琢何谓“善读”?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挥笔舞墨、绣虎雕龙,锦绣文章行云流水、朝成暮遍。无论官僚世家,亦或地头野夫,无不视读书为天下之正道也。茶余黄昏后,如豆灯火下,处处可见埋头读书者。

文学乃毕生之业,怎可弃之于不顾?善读乃古今之求,怎可疏之而不研?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千古佳话流传至今,昭古人之智,树后人之范。以自然之资源,创读书之条件,变逆境为善境,此之谓“善读”。

上至古时帝王天子,下至今日垂髫小儿,何人不知“诗仙”李白?何人不觉李诗飘飘而豪迈,恍若羽化而登仙之态?然凡夫俗子捧李诗若天上明星,嗟叹其仙风道骨、高高在上,可倾慕而不可模仿,可远观而不可取之为我所用。

岂其然乎?非也!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李兄之诗可见一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必先阅谢灵运之游记而就,“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必因阅陶渊明之《桃花源记》而感。

李诗之美,非独因其才学,善用先人之典例亦为成功之道。化干戈为玉帛,添自作之光彩,此之谓“善读”。

“多读书,读好书”乃当今社会大力推崇之风,然达前者易,达后者难。时下,报刊杂志若雨后春笋,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华而不实者车载斗量,以封面之精美、词藻之玄幻博大众之眼球。言无深度而天马行空,旨非冶情而仅供消遣,致使青少年深陷其中,乃至走火入魔,逞一时之快而疏于自持。“好书”皆历笔者之心血,集天下之大志,揭万世之箴言。精明深奥间不乏真知,文通理达间不乏趣味,故而称好书为“良友”,远之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此非“善读”;近之则出淤泥而不染,可比于君子之德,此之谓“善读”。

古之学者奉八股、朱注为真理,视革新为天下之大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当代青年怎可受学于此?若世人皆自愿受缚于桎梏而不思何谓标新,皆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思何谓立异,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将失源头活水。文化难以长进,思想难以升华,终将故步自封,沦为一潭死水。

外有马克思博览革命书籍,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万千人民;内有毛泽东广阅红色文献,终将星星之火燃为燎原之势。以书为矛,以思为盾,挣破牢笼,造福万疆,集天下之大智,建千秋之伟业,此之谓“善读”。

书籍似染缸,心灵似白纸,书中语言、情节抑或主旨皆可为心灵增添色彩,或黑或红,或益或恶,吾当慎行而常思。

新世纪之青年,当以追求“善读”为荣,不因逆境而退,不作泛泛之谈,不阅无味之章,不沦庸俗之奴。为修身养性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君子之道也。

风花雪月,世间万象,本无需诗与远方。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惟书籍之墨香悠悠传世,惟善读之益处万古长青。沏一盏淡茗,燃一炉幽香,阅一册良书,度一世光阴,妙哉!

诸君请做善读者,翻开书本……

世界,就在此处。

指导老师:蒋为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