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七个最”扛起使命成就未来
赵晔
10月16日注定是彪炳史册的一天,也是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上午,举世瞩目、举国关注的党的二十大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从15个部分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做好下步工作做出了科学、靠实、可行的部署。
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行各业都应当聚精会神抓学习、持之以恒抓贯彻、对号入座抓落实。全县科协系统也不例外,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协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并把注意力、兴奋点凝聚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上来。
一是坚持最久的学习,汲取铸魂补钙的丰富营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位高远、立意深远、影响久远,无疑也是指导我们干好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教科书”“定海针”。我们不能听报告时热血澎湃,听报告后一切照旧,而要始终满怀热情、激情、豪情,真正地全面动起来、抓紧干起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把报告精神吃透、精髓弄懂、精华悟深,避免因“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
二是竭尽最大的努力,扛起履职尽责的光荣使命
实践证明,成功垂青肯干事的人!“人为”未必一定会“成事”,但是想要“成事”就必须“人为”,而万万不能“看天”。全县科协工作也有一摊子事情、一揽子任务,需要科协工作者积极努力、勇为善为,也是在干好工作中成就自己。只要我们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天接着一天干,在“日积月累”中总会“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并且一定能够不愧自己、不辱使命、不负职责。
三是调动最广的力量,形成凝心聚力的良好局面
任何工作都必须全发动、全要素、全链条,全县科协系统也不例外,并且全县科协系统由于人员较少等原因,更加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认清全县科协系统桥梁和纽带的定位和作用,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消极、被动思想,在引领好全社会、联系好各单位、统筹好每件事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少坐办公室”,积极走出去、找对人、说上话,做到主动出击、多点发力。
四是确定最高的宗旨,弘扬一心为民的优秀传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了“人民”,全县科协工作也应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县科协工作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看似无关实则有关,要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强化“民之所需,我之所行”的意识和职责,在“发动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推进工作,在听取民情、顺应民意、纾解民困中体现民生情怀。
五是找准最紧的契合,履行助力科技的应有职责
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全县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者既有责任、有担当也可以有作为、有味道。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协工作、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准确、全面、辩证地把握科协与科技的区别与联系。要站位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从国之大者推动科协工作,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厚植科学素质、弘扬科学家精神。
六是制定最严的标准,激发争先创优的不竭动力
实践证明,科协工作绝对不是虚指标、软任务,而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并且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争先创优也不能将科协工作排除在外。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要注重“严”字当头,在严标准、严要求、严措施、严保障中把各项工作细化、具体化,并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措施,还要实施严格的督查推进,切实避免任务一说了之、一传了之、一交了之。
七是争取最好的结果,放飞不负韶华的伟大梦想
最好的结果就是自身得收获、工作有位次、群众获福祉,无论是工作还是我们自身,不一定和所有人比都要是最好的,但是和我们过去比一定要是最好的。要把“干”作为基础、“进”作为目标、“比”作为方式,切实强化“心若在,梦就在”的意识,确保自己的每一个“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强,而不能一年365天每天都是相似甚至是陷入“原地打转”的怪圈。
科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联系千丝万缕、惠及芸芸众生,全县科协系统和每一位科协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要有生逢其时的“庆幸感”、拥有舞台的“幸福感”、怀抱梦想的“奋进感”、重任在肩的“担当感”、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应当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始终耳畔萦绕、殷殷嘱托始终铭记于心、部署要求始终践于行动,在珍惜每一个“今天”中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踏实“真干”、科学“巧干”,在珍惜当前取得的来之不易的科协工作成绩中秉持凝心聚力、群策群力,秉志出力卖力、给力助力,秉承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自身的光彩绽放推动科协事业的行稳致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科协姿态、贡献科协力量、体现科协担当,把实现个人的“小我”之抱负与推进国家“大我”之梦想有机统一、深度融合、紧密结合。
(作者系县科协主席)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