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媒体聚焦的难忘时刻
董素印
在我书房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刊载于2018年11月9日《扬子晚报》二版头条的新闻照片,这是我在江苏电视总台一号演播大厅与获奖文友的合影:密集的聚光灯下,我与几位文友兴高采烈地将获奖证书高高举过头顶,向观众致意;颁奖者——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这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来首次以新闻人物身份出现在省级媒体。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我家这四十年”家庭故事,活动历时6个月,海量文章佳作频出,25000多篇征文“飞向”承办单位《扬子报晚报》社。经过专家多轮次评审,我的散文《空锁的“老宅”》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空锁的“老宅”》讲述的是我家四十年来,从居住的泥土屋到进住一家人辛苦建造的大瓦房,再到我们入住城市商品房的几次住房变迁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平实无华的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触动心灵,勾起回忆。说实在的,我家这四十年的变化,不仅仅像“征文活动”中笔下的回忆、口中的故事、镜头的诉说那样的精彩,更是像住房一样的诸多变化带来的满满的幸福和快乐,这些变化,除了用心感悟,难以用文字记述、用语言表达。而“我家四十年”也正是全国亿万民众四十年来的共有情怀。
富丽堂皇的演播厅内、色彩斑斓的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当我将盖有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等部门单位六枚大红印章、我平生以来上百次表彰中含金量最高的一本获奖证书举过头顶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40年,岁月荏苒;40年,幸福满满。从饿肚子到挑食吃的餐桌上,从看衣着到看人品的相亲中,从坐木桶到浴桑拿的洗澡中,从“11号”到小汽车的出行中,从泥泞路到水泥道的行程中,从票证劵到任你购的消费中,从寄信件到“可视聊”的通讯中……改革开放40年带来不胜枚举的变迁,不正是与我家从泥土房到商品房变迁一样的幸福和荣耀吗?
是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40载岁月里,有你的奋斗,有我的辛劳,有他的荣耀;40年时光里,有你的变迁,有我的故事,有他的记忆。从锅碗瓢盆到柴米油盐,从票券证卡到移动互联,衣食住行品质不断提升,现代生活模式全新呈现,从一个家庭到整个国家,从一个院落到整个社会,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活力的迸发、命运的改变……小康社会全面展现,特色之路越走越宽。而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人怎能袖手旁观,不为时代留下饱含深情的诗篇,记录下我们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呢?
而今,站在这方领奖台上,不仅仅见证个人荣耀,更是见证时代变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感恩时代福泽,记述发展变化,是当代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首当其冲。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