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2年09月27日

忆耕牛

阅读量:1002

颜玉华

养牛曾经是射阳人的一项绝活。射阳养的牛与其他地方不同。选择的是体形大、役力强、力气大、抗病力强寿命长、食性广的优良品种海子牛。

海子牛是役、肉两用牛。耕地、耙田、拉车、打场等重活全靠它。由于海子牛是射阳农民的最好朋友,他们不是将养牛等同于养猪养羊来杀肉卖钱。而是将其视为家庭成员看待。母牛生小牛时,农民宁愿自己节省点也要在草料里添加黄豆等催奶营养品,以保证母牛有足够的奶水培育小牛犊。耕田耙地打场时,用牛人虽然手里握着一条鞭子,但从来舍不得用力抽打耕牛,大多时候对空甩个清脆的响鞭,吓唬下牛而已。更多地是用“打哩哩”(又叫唱牛歌)的方法,催牛干活,让牛在歌声中心甘情愿出力干活。冬天防止牛挨冻,早就将牛屋准备好,比人住的房子保温好。除备足过冬草料外,牛屋里要生火增温,门口挂上厚厚的保暖草簾。饲养员日夜不离岗位,及时为牛接尿接粪,按时喂温水,添草料,不让其挨饿受凉。夏天为了防止牛被苍蝇蚊子叮咬,专门挖一个“牛汪塘”。一般直径3米对方,深2米左右,塘内放满浓泥浆水,牛进入汪塘后埋进泥浆水里打个滚,浑身沾满泥浆后苍蝇蚊子就无法叮咬。总之,养牛人是千方百计不让其受委屈。因为农民太了解牛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了。

三年困难时期,人缺粮食,牛缺草料,耕牛饿瘦了,饿死了,没有牛耕地了,只好用人来拉犁耕地,七八个人排成行,肩膀上套根纤绳,手里拄根木棍,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吃人饭,用牛力气,笔者曾经干过这行。拉犁这活真是苦不堪言。困难时期过去后,人们痛定思痛,各生产队马上想方设法饲养好耕牛。

公社化时期,保护耕牛的措施是比较规范和严格的。每个生产队有多少头耕牛,公社都有档案,每年增减数字均有年报统计。确需淘汰的、不能服役的老牛,必须由生产队打报告,经大队审核盖章后,再报公社审批。

海子牛虽然是役、肉兼用牛,但当它们服役期满退役后,直至卧槽老死,谁也下不了狠心杀掉吃肉,大多采取埋葬的方法处理。

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后,耕牛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为了保住海子年这个优良品种,同时也表示对耕牛劳苦功高的怀念,2004年,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原射阳县多管局)在黄海边专门成立海子牛保种场,从而使它们的后代繁衍不断。当年县种牛场被省农林厅列为海子牛保种基地。2006年,射阳海子牛取得海子牛保种省级生产许可证。2008年,射阳县海子牛被列入国家畜牧保种项目,县种牛场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畜禽遗传品种资源保护场。存栏海子牛核心群保持在150多头,2010年海子牛年末存栏量1210头,出栏229头。

一些60岁以上的老农民,还经常到种牛场去看看他们曾经的好朋友,海子牛那像簸箕口一样张开的威武的双角,四根铁柱般的腿,不停甩动的尾巴,哞哞的欢叫声,仿佛在向看望它们的人表示谢意。据说有一年秋天,有一位养了大半辈子牛、年近八旬的老耕田手,做梦都看到耕牛。有一天他让孙子开私家车将他送到种牛场,老人家一见到满草场奔跑跳跃的海子牛,情不自禁地放开嗓子打了足足两分钟的哩哩(牛歌)。场里的牛齐唰唰地跑过来侧耳倾听这支久违了的、专用权属于它们的美妙音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