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爱小城,越夜越精彩
——我县推动“夜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伟 贾凡
撞进清凉海风、追梦日月星辰、涤荡童真童趣、寻味人间烟火,在射阳,每个夏夜都是一道不同的风景。
围绕“夜购”“夜食”“夜娱”“夜游”等生活业态,我县着力培育夜间消费品牌,在吃住行游购娱领域形成联动,推出“海味射阳不夜港”渔档长街海鲜大排档,举办日月岛露营节、渔港啤酒音乐节等大型品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美食娱乐和文化休闲活动,让射阳的夜晚亮起来、商圈的人气聚起来、景区的美景活起来、百姓的生活乐起来。
供给与扩需发力 上演消费“黄金档”
夜幕下,路边摊位、商铺面里的点点微光,既是一家老小的生计,也象征着城市活力的回归。
走进朝阳特色街区,创意鲜花、饰品、小玩具、小宠物、手机贴膜……各种小摊位铺满街区点位;狼牙土豆、手工冰粉、特色铁板烧……美食摊位前,摩肩接踵,直到凌晨依然可见前来消费的市民。
“入夏以来,前来纳凉的人多了,我的生意也更好做了,10元3串的烤肠、肉串,一晚上能卖好几百串呢。”正在忙碌的烧烤店店主陆振风开心地说。
“因为疫情,原本在上海打工的我回家了。调研之后,我发现了夜市里的商机,就来这儿摆摊了。现在卖卖小饰品,一晚上也能挣两三百元呢!”穿着时尚的李小露告诉记者,夜市里还有不少和她年岁相仿的年轻人,“夜经济”让这些“90后”“00后”不仅增加了收入,更获得了一种认识朋友、拓展人脉的机会。
“吾悦广场,约起来!”7月23日晚,市民程凯约着朋友前往吾悦广场,“微醺音乐会”“冰淇淋DIY大赛”“动力夜市”等多彩活动,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夜购”新选择。“有了这些活动吸引人气,我们晚上的营业额增加了不少!”吾悦广场女装专柜的销售人员王铭说。
为刺激夜间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我县出台了《“嗨购射阳·乐享生活”消费券实施方案》,分6期投放总金额1000万元的消费券,包括住餐消费券500万元、购物消费券200万元、文旅消费券100万元等,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消费链与商业集群全覆盖。“我在APP上抢了好几张消费券,既方便又划算,今天又带着家人来消费了。”来吾悦广场看电影的蒋若维提起消费券满是笑容。
文化与旅游融合 满城特色“夜未央”
市井巷陌,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穿行于射阳的漫步萤火之森,遇见一场童话之旅。7月22日晚,安徒生童话乐园“仲夏萤火之夜”活动开启。“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真的萤火虫,真是太美了!”“还是好多年前看过萤火虫的,这夏日精灵勾起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随着上万只萤火虫的放飞,大家开心地欢呼着,小朋友们拿着透明的小瓶细心地寻找着、捕捉着散落在每个角落里的萤火虫。
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消费空间成为市民夜间打卡玩乐的热门选择。
“夜幕降临,和朋友一起到黄沙港海鲜大排档坐一坐,吹吹海风、听听音乐,卸下一天的疲惫,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行程。”大学生徐娴一边品尝着美味海鲜,一边高兴地说。射阳首届渔港啤酒音乐节开幕以来,喝清凉啤酒、吃地道海鲜、赏精彩节目,黄沙港“全民龙虾宴”“啤酒竞技”等多彩活动让市民们享受到了“食全酒美”的海边夜生活。
夜生活不仅是年轻人的主场,在海右戏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周末戏相逢”淮剧表演成为众多中老年朋友的最爱。“只要有淮剧演出,我每回都来看。布景、剧情都非常吸引人,能免费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实在是太过瘾了!”92岁的市民朱稻黄不到6点就来到这里挑选好了位置。
一片草地、一穹星空、一顶帐篷、一桌精致的美食,在日月岛露营节上,游客们在篝火边把酒言欢,在星空穹顶下沉醉于如诗美景;精致糖人、夜光电玩、跑跑卡丁车……20多项可吃可玩的夜间潮玩项目,在千鹤湖公园“逛吃”的人群一拨接着一拨……
“全域旅游在射阳,风光射阳是你的目光所向,海味射阳是你的诗和远方,有爱射阳是你的星辰大海。我们将继续打造一批‘好去处’,推出一系列‘新玩法’,围绕‘新夜态’布局新业态,为市民夜间休闲消费提供更多选择,也为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注入更多动力,让网红打卡点、打卡地变成网红刷卡点、刷卡地。”县文广旅局党委书记陈德艳充满激情地说。
繁荣与市容兼顾 文明护航“不打烊”
如何推动文明创建和城市夜经济融合共赢发展?我县严格落实常态化管理、着力实施精细化管理、重点加强网格化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实际成效为“夜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有利的良好环境。
走进沿河路,交警正在路口指挥交通、分流人群;来到太阳城,城管人员正在巡逻,对于不在规定区域内摆摊、乱扔垃圾、沿街叫卖等现象及时督查,耐心引导商家合法、规范、有序经营……
我县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统筹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夜市持续开展规范经营、文明经营督导,推动“门前三包”提档升级为“门前五包”,张贴管理公告,向经营商户讲解占道经营、污染环境等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商户法律法规意识。建立联络沟通机制,推动市场管理方为个体商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指导服务;统筹规划各类便民疏导点,解决流动商贩的实际困难,让疏导点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我们将在‘放’上加大力度,逐步优化调整地摊经济服务措施,给民生更多生计空间,规范提升‘地摊经济’。在‘管’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的监管模式,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市民娱乐休闲创造更加整洁有序和谐的环境。”县城管局局长刘海月说。
“道路畅了、噪音少了、垃圾清了、秩序好了。”“晚上越来越热闹了,来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了。”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一张张笑脸彰显出城市发展的幸福底色,满城美景催生出夜色的活力与繁华。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