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2年06月27日

耦耕堂名字由来

阅读量:2054

王连龙

射阳的“耦耕堂”很出名,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南方我军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华中工委曾经驻扎在这里,影响深远的华中土改工作会议也曾在此隆重举行。但考察一下“耦耕堂”这个名字的由来,便会发现,它其实早就有名,且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起“耦耕堂”这个名字有三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叫卢见曾,外号“雅雨”,山东德州人,清乾隆时期南方文坛执牛耳者,跟大学士纪晓岚是亲家,任过两淮盐运使。卢公在盐运使任上曾经到过射阳河南岸,并亲自为耦耕堂起名。卢公主编的《盐实录》一书,曾提及起名情况。“(射)阳河南一无名处,林丰草茂,间有一垦植人家,夫梨田,妻执牛绳引于前,合力而耕。余问地方吏,此地何名,答曰,尚未有名。余视之良久,乐而定其名曰‘耦而耕’,或谓‘耦垦’可乎。吏诺而记之。”卢见曾为彼时的耦耕堂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耦而耕”,一个叫“耦垦”。时至今日,在人们的口语中仍时常听到“耦垦”的叫法。

第二个叫庞友兰,晚清阜宁县开明士绅,耦耕堂名字中的“耦耕”二字由他而确定。

有一个说法在今日诸多媒体上颇为流行。为修撰阜宁县志,庞友兰曾亲赴“耦而耕”视察。其时,茫茫的柴草荡里正散放着许多耕牛,大大小小的“牛汪塘”远远近近错落分布。庞对同行的县令阮本焱说:“早年,卢公所定‘耦而耕’地名即出于此。余以为,省‘而’,径称‘耦耕’,可乎?”阮点头称许。从此,“耦耕堂”便成为正式的地名,载入阜宁县志。

这个传说,可能有误。庞友兰出生于1874年,阮本焱(1848-1906年)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代理阜宁知县。光绪版《阜宁县志》成书于光绪十二年,也即1886年。其时,庞友兰才十二三岁。阮县令如何会与一个小孩子一起去考察耦耕堂?《新阜宁县志》成书于1934年,庞友兰担任该书的“总撰”一职。或许,为了撰写新志,庞总撰到过耦耕,但同行的人中似乎不应该出现阮本焱,阮县令已经作古多年。而且在新志中,耦耕写作“偶耕”,而不是“耦耕”。当然了,“耦”与“偶”意思相同。说庞友兰确定了耦耕堂名字里的“耦耕”二字,未尝不可。

中国文化人的潜意识里恐怕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归隐思想。在朝为官,人事多变,沉浮难测,动辄获咎,难免产生“命途多舛”、“伴君如伴虎”之类畏难情绪,萌生归隐之念。卢见曾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同时代人,对曹家的兴衰遭际不会一无所知。因此,看见农民夫妇“耦而耕”的场面,不免心生羡慕,想起古代隐士长沮、桀溺,想起《论语》记述的长沮、桀溺“耦而耕”的场景,耦耕堂的初名不免在脑海中隐现盘旋,呼之欲出。庞友兰将“耦而耕”压缩成“耦耕”,其实也有所出,似来自晋代陶潜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的“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二句。靖节先生因为不满官场俗务,自觉“误落尘网中”,便挂印而归,躬耕南亩,其乐融融。庞翁饱读诗书,却僻处海滨,感觉自己就是个隐士,聊以自慰,想起这二句陶诗也就自然而然。

这两个为耦耕堂起名的人,人生结局似乎都很凄惨。乾隆年间,卢见曾致仕(退休)五年后,在朝廷查办两淮盐引案中,遭劾下狱,籍没家产,判斩监候,未及问斩即庾毙于曾经任职的扬州牢狱中。1947年9月27日,已经73岁高龄的庞友兰在土改运动中被认定为“恶霸地主”,受到无情斗争,死于群众的棍、锹之下。所不同的是,卢见曾的贪墨和沆瀣内臣问题引起龙颜震怒,本人获罪,连亲家纪昀也受到牵连,发配乌鲁木齐。庞友兰死得惨烈,但并不悲凉。当陈毅等在盐阜战斗过的领导得知庞友兰受到群众斗争之时,立即给地方党委和政府写信,证明庞是积极支持新四军抗日的开明士绅,共产党的忠实朋友。然而,信到得迟了,惨剧已然发生。在土改复查中,庞友兰最终平反。两个内心荡漾着归隐涟漪的人,老了,归隐田园了,命运却不让他们归隐。着实令人感叹。

第三个叫蒋嘏堂,农垦商人。“耦耕堂”是他在“耦耕”成立的一个垦殖公司,后由公司名演化为地名。

唐宋以前,长江以北,范公堤以东,海水茫茫一片。耦耕堂隐在这片海水之下,积聚能量,躯体日益丰满。日月盈昃,耦耕堂终于从海水中露出了丑小鸭般的身体。然而,就如婴孩降生,这个过程极为艰难,步履蹒跚,进一步退三步。乾隆时的卢都转(见曾)见到的耦耕堂,虽然林草丰茂,宜居宜耕,却是童年耦耕堂中的一页。大海仿佛是一位满怀不舍之意的母亲,不愿放弃自己的骨血,常常鼓动奔涌的浪花,来探寻这些浑身湿漉的新生儿。于是,耦耕堂一次又一次重归大海。等到阮本焱、庞友兰见到耦耕堂的时候,大海东去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耦耕堂翻开了童年期的新篇章,拓荒者们纷纷登陆这片海取地,刀耕火种,淋卤洗碱,渐渐兴起了第一波开发沿海的浪潮。

1919年的某一天,南通人蒋嘏堂走进耦耕。这是一个跟张謇有着类似胸襟的实业报国者。他联合秦亮夫、王立五等人,购买了今合德镇耦耕居委会的团结、麒麟、耦耕、耦民四个村的土地,成立了“耦耕堂公司”。公司名字中的“堂”字不是他本人名字中的“堂”,而是出于从众心理,依时人为公司取名的习惯所取。其时,公司取名称“某某堂”,比较常见。如“习善堂”“庆余堂”“同仁堂”“众志堂”“三友堂”“管东堂”等,都是射阳境内耦耕堂附近的公司。渐渐地,人们将“耦耕”唤成“耦耕堂”,“耦耕堂”由公司名转化成了地名。

因此,“耦耕堂”这个名字是机缘巧合之下一个古代文人官员的偶然起意,再经后代文人整合加工,最后由农垦商人定型的联手杰作。其中散发的农耕文化气息熏染着一代代耦耕堂人,激励着他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开拓,砥砺奋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