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2年06月22日

恢复精神的饥饿感

阅读量:564

杨启林

前几天,读了白岩松老师的一篇关于饥饿感的文章,觉得很好,很有收获。他在文中讲了自己关于饥饿的故事,使人深受启迪。

经历过物质相对贫乏的人,应该对饥饿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不过很多美好的记忆,也因饥饿而来。白岩松是1968年生人,对饥饿是有深刻记忆的,所以多年以后,回忆同学煮的一锅方便面加香肠和蔬菜,成了印象中的超级美味。

这一点我也是有体会的,记得小时候父亲有一年秋天从“河工”上回来,带回一块面包,我当时觉得又香又酥,特别好吃,直到现在,那种感觉还记忆犹新。其实,这块面包肯定是父亲自己没舍得吃,省下来带给他的孩子们的,未必多么新鲜,也未必多么美味,我之所以觉得好吃,更在于我第一次吃面包,更在于那个年代吃不到什么好吃的东西。很可惜,现在即使品质再好的面包,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了。

对物质的饥饿如此,对精神的饥饿也是同样的。因为饥饿,你会真心善待、珍惜一些东西。小学的时候,姐姐用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了一本《儿童文学》,很厚的一大本,里面收录了十几篇优秀的中短篇儿童小说,文字很优美,故事更吸引人。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那时候,我认为它就是最好的书了,一直像宝贝一样爱护着。邻居我儿时最好的朋友“二东子”几次来借,我都推说没看完,没有借。直到几年后,他又来借,我也没有借口了,只好让了出去,只可惜它再也没能被还回来。这件事,我一直后悔到现在,还几次梦到这本书。

写上面的话,我绝不是留恋过去相对贫苦的生活。应该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再也不用去过那种穷日子了。但,日子好起来以后,我们大多数人的饥饿感消失了,却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可以说人人都有手机,相当多的精神产品可以从手机上获得。大家都会有一种错觉:通过手机可以获取无数的知识。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是基本的、易于获取的东西,但它不一定会变成你的智慧,也不一定能够提升你。对于相当多的人,只是用这些所谓的知识来消磨自己的时间,或者并不在意每天看了什么,只是觉得“看了”才安心。许多手机里的“知识”只是一种快餐式的美味,让你感觉不到“饿”。当免费的“知识”占有你大量时间的时候,它变成了最贵的东西,因为你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实际却在原地踏步,这些东西并没有滋养你的生命,改变你生命的厚度,而你宝贵的时间却偷偷地溜走了。

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就会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而一旦你做了大体力的劳动或锻炼,变得饥肠辘辘,就会恢复食欲,吃嘛嘛香了。物质上的“饿”是如此,精神上的“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我们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恢复精神的饥饿感,而不应该停留在低层次上,止步不前,乐此不疲。要以有限的生命畅游无垠的知识海洋,享受学习,快乐学习,努力将知识变成营养,成为智慧。要让手机成为我们获取智慧的工具,而不是把自己变成手机的奴隶,让手机消耗我们的生命。这样,在适度的饥饿感中,我们的精神也将收获更多的愉悦,我们的生命也将更加精彩和轻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