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版:要闻

2022年06月22日
秸秆“离田”:经济生态双丰收
阅读量:646
本报通讯员 薛丹枫 记者 杨向东
目前,夏收进入收尾阶段。在合德镇运棉村三组的麦田里,农机手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搂草机、打捆机,把散落田间的秸秆归拢、压实、打捆成一个个硕大的麦秸捆,整齐地摆放在田间。随后,抓草机和运输车协同配合,秸秆很快被运出农田。“三组这块700亩麦田只需1天就可以全部完成秸秆打包离田工作。”该村党总支书记郭霞兰告诉记者,包括散户在内,目前全村已有3000亩麦田实现了秸秆离田。
据郭霞兰介绍,过去秸秆的处理方式是粉碎之后直接埋在田里,经水长期浸泡后,会导致下一季农作物扎根不实,病虫草害增加,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浸泡腐烂后产生的污水进入河流,会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秸秆离田以后,无论是整地质量还是插秧质量都会提升,更利于保水、保肥和作物抗逆、抗倒伏等,从而有利于粮食高质安全生产,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及促进水质提升。”
据了解,今年该村投资近30多万元,购置了1台打捆机、1台搂草机、2台抓草机。秸秆离田作业由村里协调企业进行,不用农户掏一分钱。秸秆最终被加工成牛羊饲料销往北方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我们会继续压实责任,做好离田工作,确保收获一片、打捆一片、离田一片,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郭霞兰表示。
◎ 《射阳日报》射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40574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