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作底旗更艳
——新坍镇卫生院党支部奋力抗疫纪事
本报通讯员 郭开国 蒋雯杰
“奶奶,您别紧张,再靠近一点,张嘴……”4月22日清晨,在新坍镇新生村全员核酸检测现场,身材不高、身着白色隔离服的共产党员、镇卫生院医生王敦明,不时提醒着有序排队等候检测的村民们。连日来,在新坍镇卫生院党支部号召下,像王敦明这样冲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就有百人。
义不容辞担重任
坐落在射阳、建湖两县交界处的新坍镇,现辖14个行政村居、4.2万人口。G15高速的穿境与233省道的毗邻,让原本偏僻闭塞的地方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特别是随着疫情在县内的出现,新坍镇的疫情防控压力尤为突出。镇卫生院党支部认识到,此时此刻,医务人员理应责无旁贷,肩负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特别是核酸检测的重担。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支部一班人靠前指挥,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全体党员和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力,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疫赞歌。共产党员、检验科医生黄娟娟,老公是一名现役军人,小孩刚满周岁,一直是她一人带在身边,在县城核酸检测人员紧张和样本量极大的情形下,医院接到上级指派的增援检测任务后,最先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积极应战,持续多日,不分昼夜,甚至在出现心脏偶发早搏情形下,说出“我休息一下就好了”,依然坚守在检测一线。在连续多日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共产党员、副院长唐为成一直在核酸一线调度人员、调配物资,老母亲70岁生日都没能赶回去道一声祝福。
奋战疫线作表率
自从两年前新冠疫情在武汉突然暴发以来,新坍镇卫生院党支部就把提高镇村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意识和专业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的就是防患未然。今春,疫情在国内出现持续多点散发态势,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防控预案多次组织区域核酸检测演练,镇村医务人员按照支部及镇卫生院要求,每次除急诊留守人员外,大家全都奔赴演练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正在申请入党,你们就让我好好表现……”疫情在县内出现后,新坍卫生院党支部17名党员及几名要求进步的医务人员,纷纷主动请战参加核酸检测、卡点值班,积极报名要求支援扬州、苏州、上海等地。每次行动,支部书记、镇疫情防控技术负责人、县人大代表杨俊,不仅要为全镇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出谋划策,而且还要日夜奔波在镇内15个全员核酸检测及相关卡点,现场督查指导。支部委员、副院长王洪亮,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次参加县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曾被表彰为“最美医务工作者”。今年,他作为县委党校隔离点疫情防控负责人,默默战斗在特殊的“围墙”内,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抗“疫”的使命。入党积极分子、医疗科副主任薛冬冬,内心也对看不见、摸不着、传染快、危害大的冠状病毒零距离接触存在恐惧之感,可在县内疫情突发之时,他却勇敢面对,积极要求支援因疫情医务人员全部隔离的兄弟卫生院,逆行而上,扛下管理在院病人的大旗。也正是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之下,全体镇村医务人员中没有一人临阵擅离,全力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
全域防控筑堡垒
一个党员一面旗,新坍镇村医务人员抱团出击,各自克服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积极协助镇村疫情监测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并登记信息,耐心劝返外来欲进人员,对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耐心仔细地做好健康监测。共产党员、护士长孙丽丽,刚肺部手术后不久,但在院内多名医务人员外调紧张下,放弃休息假日,不分上班下班,不但科学调度人员、安排事务,而且主动承担起医院核酸采集点的登记工作。持续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她老毛病发作,她一边输液用药一边坚持工作,出色地完成着各项任务。“疫情无情人有情”,为能尽快阻击和遏制疫情,新坍镇医务人员在院党支部坚强领导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下,有人不顾身患疾病仍克服困难,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的人离家路远,就餐不便,饿了就以零食或泡面充饥;有的忍受疲惫困倦和风吹日晒,在服务点上一蹲就是一天,甚至还有通宵。大家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大爱、责任和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新坍镇卫生院党支部及党员较好地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保障了疫情防控措施的及时精准落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