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蚕豆的大叔
高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到菜场买菜时,总喜欢往说话中听、面容慈善的卖菜人摊上跑,因为我相信“相由心生”的说法。面容较好的人心肠就好,心肠好的人就不会卖浸过水、甚至泡过药水的菜。买他们的菜,踏实、心安。为此,我还深有体会地写了《卖菜的小夫妻》《卖白果的老奶奶》两篇文章,今天我又被一位卖蚕豆的大叔言行所感动,有必要传颂其美德。
卖蚕豆的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国字脸、浓眉大眼、仪表堂堂。以我的年龄他应该叫我叔叔,称他叔叔,因“叔叔”是广称、也是敬称。最可爱的人——解放军,没大没小的都会叫解放军叔叔,况且,卖蚕豆人的言行值得我敬重。
前几天,我到他摊上买菜,他忙得应接不暇,我耐心地等着、无意地看着。此时,我对面一位看上去有80多岁的老人的异常行为引起我注意。只见他将手里一盒牛奶拎起来左看看、右瞧瞧,放下后又拎起来,并不时朝卖蚕豆大叔脸上望着,皱纹满满的脸上因激动而涨成古铜色,显现局促不安、犹豫不决。不一会,他像是下了决心似的,吃力地将牛奶提起,往卖蚕豆的摊上一放,转身就走,卖蚕豆的大叔见状,慌忙放下手里的活,提起牛奶就往老人手里塞,边塞边说:“老太爷,您怎么来了?您快把牛奶拎回去,我是不会要您东西的。”老人边用颤抖手推着牛奶,边用嘶哑的声音说:“收下吧,一点心意。”几番推让,最后还是老人提着牛奶走了,边走边念叨着:“好人、好人啊。”眼前的一切,我思忖着老人应该是卖蚕豆的亲戚,如是亲戚,老人临走时为什么又念叨卖蚕豆的大叔是“好人?”我有点纳闷。
“老板,你和刚才那位老人是什么关系啊?”等到我买菜时,我趁机问他。
“没得关系。”他边给我抓菜边说。
“那他送你牛奶干嘛?你怎么不收呢?”我索性追问着。
“老爹爹身患重病,说蚕豆壳熬汤喝能治这个病,要我每天将剥下的蚕豆壳都留给他。他身体不好,又拿不动,我菜摊子小,剥的豆壳又多,菜场管理人员又不让放过道,有两次被他们将豆壳扔垃圾桶了,还警告我,再放就处罚我。现在,我只好将剥好的豆壳,放我休息的凳子上,等收市回家时,再绕点路送到他家里去。每次去,他都过意不去,总要送东西给我,这不,昨天在他家要给我牛奶,今天送到门市来了。”卖蚕豆大叔不但没嫌我话多,还和盘托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帮了他的忙,他这是在回报你呀。”我说。
“举手之劳,又不是什么大事。再说,哪有做点事,都想别人回报呢?”他答道。
卖蚕豆大叔的言行,不由我想起一件往事:一位老人不慎摔倒,挣扎着爬不起来,几个路过的行人却视而不见。两事相比,感慨不已。卖蚕豆大叔所做的事,看是微不足道、单纯、简朴的小事,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他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请他办件对他没有好处,只有劳累,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事情时,却一口承诺,不但言而有信、想方设法留住豆壳,还不顾劳累和繁忙的家务,每天都将豆壳送到老人的家里,不收物品,不求回报,把自己能做的小事,看成是能帮人治病救人的大事。此举,可圈可点,值得弘扬。
我喜欢吃蚕豆,蚕豆烧蒜苗、蚕豆米蛋花汤、盐水蚕豆都是时令下饭菜。有几次要买点蚕豆尝尝鲜而未能如愿,原因是妻子总是说:“现在蚕豆都是大棚或外地运来的,不但价钱贵、还不好吃。等本地露天蚕豆上市再买。”
“老板,蚕豆仁和带壳的蚕豆怎么卖呀?”
“剥好的蚕豆仁11元1斤,豆荚10元钱3斤。”
“你将托盘里剥好的蚕豆仁全称给我。”我不知怎么了,今天有了非买蚕豆不可的冲动,是被卖蚕豆大叔的言行感染了吗?是觉得多买点蚕豆仁,生病的老人就能多得点蚕豆壳,卖蚕豆大叔也能多点收入吗?看来是的。别人见我一下子买了4斤多蚕豆仁,忙问我蚕豆粉不粉、好不好吃。“粉着呢,很好吃。”我又不知怎么了,竟然脱口而出,其实自己也是第一次买。
今天没有买蚕豆吃的计划,一下子买了几斤,担心回去后遭妻子埋怨。到家后,妻子看我买了这么多蚕豆仁,感到很惊讶,忙追问我蚕豆仁多少钱一斤、豆荚多少钱一斤,当知道价格后,她数落我说:“不会过日子人就看出来了,买豆荚划算啊,一斤豆荚能剥半斤豆仁,可以省一半钱呢!”
“剥豆仁费工,很辛苦的。”我说。
“我在家又没什么事,剥豆仁活又不重,再说也不是天天剥。”她答道。
当我讲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后,她笑眯眯地说:“原来是这样啊,卖蚕豆大叔真是好人。以后你就到他摊上买蚕豆仁,也学好人、做好事!”
听着妻子的话,我的心,真如久旱逢甘雨般滋润……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