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5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全民阅读
2022年05月06日

一幅革命斗争历史的长轴画卷

——读傅汝新长篇小说《一塘莲》感赋

阅读量:977

李志勇

疫情期间,闲赋在家,百无聊赖,巡察书架,不想被新购之书《一塘莲》所吸引。抽出细读,倒也能聊补精神上的一点空缺。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大地上发生了一系列推动革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四战四平城、辽沈战役、土地改革运动……这些事件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和广阔的叙事空间。傅汝新长篇小说《一塘莲》(花城出版社版)就取材于此,从战场、根据地、敌占区和乡土社会四个维度描写东北解放战争。小说中有激烈的战争场面,也有暗流涌动的敌后斗争;有根据地的欣欣向荣,也有乡土社会的风俗人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革命斗争的历史长轴画卷。

根据本人的创作经历,吾深知,创作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难就难在将具体人物的命运轨迹嵌进宏阔的历史背景,难就难在用人物的经历、行动、所思所想折射历史的逻辑和必然。《一塘莲》在此方面另辟蹊径,不以战场上的角色为主人公,而是通过小商贩卢四的三个女儿的不同人生选择和命运轨迹,表现战时的社会和人生,表现东北解放的大历史。卢氏姐妹在思想情感、人生选择上的差异性,造就了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在看似偶然的个人命运里呈现历史必然。

老三卢云在东北民主联军高团长的动员下,欣然前往部队担任文书。她为东北民主联军侦察敌情、送情报,多次遭遇敌军、土匪,历尽艰险,九死一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作者将沙岭战役、鞍海战役等辽南地区战事熔炼在卢云的故事中,以点带面反映革命斗争历史。老二卢秋参加了当地妇女干部培训班,与田镇长结识,互生情愫。在田镇长组织下,卢秋和大家一起为部队赶制冬装、想方设法发展根据地经济,通过这些情节表现了根据地群众有力支援前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重要保障。爱情的甜蜜与根据地的稳定、充满朝气,相互联系、相得益彰,象征着根据地的蓬勃的革命活力和良好的干群关系。

大姐卢芳的人生经历则为小说拓展出新的故事场景和叙事维度。卢芳为报答当地乡绅方七爷对自己一家的帮助,嫁给了方七爷,但封建家族的算计构陷让她厌倦。她逃离了深宅大院,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潜入沈阳城收集传递情报,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循着卢芳的足迹,小说打开了方七爷所代表的乡土社会和作为敌占区的沈阳城这两个叙事空间。方七爷慷慨仗义,交游甚广,为解救被土匪绑架的卢云,他只身前往土匪巢穴谈判;为解救狱中的高团长,他与人共谋劫狱。通过这一人物,小说有了民间传奇色彩,拓宽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叙事的书写半径。

正如《一塘莲》所写的,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战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的对手除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对解放区的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土匪。作者不仅描写了打击和消灭土匪的故事,还审慎地对土匪群体进行了区分:有的恶贯满盈、罪孽深重,有的怀有一定的家国情怀,有被改造、策反的潜质。小说中不仅有对土匪的清剿,还有对土匪的感召与教育、动员与团结,历史的复杂性得到充分的呈现,避免了写作方法和方式上的“一面倒”。

国共两党在东北的斗争不只是军事上的对抗,还是主义之争和民心之争。这是小说在主题开掘上继续深化的地方。在书写根据地建设生活的章节里,通过描写土改运动和基层干部对群众的帮助、教育、引导和动员,对此呈现国共两党的理念、作风以及对人民群众的不同态度,提炼和反映出影响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是民心,“民心”给了谁,胜利就给了谁,政权就给了谁,这样就给读者有了更深的历史教益。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历史小说的题材库中不乏经典佳作。在新的历史时代怎样跳出后经典时代的模式化困局,是这一题材创作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塘莲》以革命历史与乡土人情有机结合的创作手法让人眼前一亮,由卢氏三姐妹展开的故事丰富而不冗余,人物众多又各具特点,读来不失新意,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课题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很是让人看到了航行在创作海洋里那艘巨轮的桅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