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的报纸风筝
江正
春天到了,又该放风筝了。我又想起小时候爷爷用报纸糊的风筝来。
爷爷眼睛看不见,但一双手却从不闲着。一到春天,做风筝就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他糊风筝的材料很特别,就是家里存放着的报纸,所以爷爷糊的风筝总是灰灰的,并不好看。
由于爷爷眼睛看不清的原因,风筝外表上面的装饰他无能为力,重点在抑制风筝发出的声音上下功夫。
爷爷糊过一个会在天空发出叫声的风筝,形状像两只巨大的芭蕉扇,扇柄捆在一起,扇叶中间固定一个爷爷发明的竹制的特殊装置。这装置像个小盒子,盒子里伸出细细的竹批,连接着两片扇柄。
我好奇地问:“爷爷,这风筝也能上天?”爷爷说:“当然了,这风筝到了天空会随风拍打,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声音。”爷爷看不见风筝飞多高,就自己发明小装置来辨别其飞翔高度,现在想起来都是绝顶聪明的操作。
因为爷爷的风筝是纯手工制作,所以连风筝线也亲自动手搓。卖的风筝线像钓鱼线,细细轻轻的,风筝飞上天线就看不见了。而爷爷的风筝线粗粗重重的一捆,风筝飞得再高,远远也能看见线垂成一个弯弯的弧度,很独特。
爷爷糊得一手好风筝,在方圆几个村子都有名气。
每到冬末春初,爷爷屋里就挤满了人,向他讨教怎样糊风筝,七嘴八舌地讨论,甚是热闹。糊风筝也让失去光明而丧失存在感的爷爷,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爷爷的老伙伴喜欢带着他去放风筝,这是他最高兴的事。对于爷爷来说,冬日寒风凛冽,夏日又太过炎热,春天就成了他出门的最好时机。
每次爷爷去放风筝回来,都会挥着手,兴奋地跟家里人讲放风筝的趣事;比如今天风筝在天空发出声音很大,连路人也来围观;比如风筝飞太高而风筝线不够用……说完这些,爷爷一般会转身摸索着回屋继续搓风筝线去了,边搓边说下次不能线不够用耽误放风筝。爷爷放风筝回来的兴奋,让他好像变了一个人。
这样快乐的日子持续了几年。有一年,一位老友带爷爷跑了很远很远,去黄海边放风筝。或许是海边风太大,爷爷去了一趟,回来就一病不起。自那以后,那些风筝也挂在墙上,落满了灰尘,无人问津了。爷爷去世那年,姑姑和爸爸把风筝都烧给了爷爷。
春天又来了,天空中又飞满了风筝,而我的天空里却飘满了思念!记忆里,那些灰白的、印满了字的、报纸糊的风筝,凝聚了爷爷的智慧。他在有限的条件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一个个在天空飞舞的风筝,这些风筝将永远在我心里飞翔。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