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政风·交通
2022年04月14日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县行政审批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健就相关话题接受专访

阅读量:3773

近年来,县行政审批局紧扣县委“向海图强、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创新创优,提质提效,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审批服务、民生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格局,全面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日前,县行政审批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健就相关话题接受专访。

问:2021年县行政审批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政务大厅”“全省最佳政务服务大厅”和省级文明单位。请介绍一下过去一年的政务服务工作亮点。

答:过去一年,县行政审批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最新工作要求,以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利企便民审批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审批时间最短、上报材料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审批收费最少、审批服务最优”“五最”服务品牌;政务服务通过标准化建设从组织机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模式创新等各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2021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局政务服务指标评价位列全市第三位,“四即”改革工作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肯定推广,“一企来”工作被《江苏信息摘报》推荐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系列改革举措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学习强国、江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以92的高分通过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验收,获评“全国优秀政务大厅”“全省最佳政务服务大厅”和“省级文明单位”。

问:按照上级“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县委“向海图强、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县行政审批工作将如何发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

答: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干在实处”的行动实现“走在前列”效果,全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一要持续加大项目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依托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确保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结和半日办结率,向企业发放开办大礼包;全面推进开便利店、开药店等市场主体“一件事”;推进住所核验和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更大程度便利企业登记;推进简易注销、破产企业注销等,实现企业退出便利化。进一步强化“红色管家”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管家服务,建立提前介入服务机制,让企业在项目投资之前就清楚项目投资的优惠政策、项目审批的流程环节、项目落地的时间周期以及各审批服务环节需要的材料要件,在此基础上,实行全流程帮办、全链条保障,为项目量身定制“一张流程图,一个进度表,一套报审单”,不断放大服务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帮办代办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企业帮办代办服务。做好法人账号业务办理服务工作,支持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线上线下人工核验方式完成信息核验,账号注册、变更和升级;高标准高要求跟进,确保企业开办0.5天全流程办结率100%。推行“惠企利企”一键通平台。按照省协调办关于《做好“苏企通”服务平台惠企政策直达工作的通知》,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具备惠企政策:咨询解答、匹配推送、兑现办理等综合功能,实现惠企政策全覆盖。

二要持续优化投资审批流程。落实《政府投资条例》有关规定,对列入相关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范围的政府投资项目,可以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对改扩建项目和建设内容单一、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以合并编制、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可以在合并编制报批文件、简化审批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绿色通道、部门集中会商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根据重大项目特点组合运用 “容缺预审”“告知承诺”“并联审批”方式制定方案,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健全部门之间会商机制,统筹梳理各类矛盾问题,及时提醒县领导会办,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审批效能。进一步完善卫生许可自助绘图系统,推广AI智能审批,更大力度推进卫生许可“秒批秒办”,在此基础上,推进更多事项实现“秒批秒办”。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大“告知承诺制”改革举措的推广使用力度;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部门协作,扩大“一业一证”覆盖的行业范围和办件数量,让更多行业实现“一证准营”。

三要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一件事”改革。围绕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跨部门事项,加大整合力度,重构办事流程,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退休”“就业”等不少于20个“市定标准”一件事线上线下标准化规范化办理,推出5个精品一件事、5件创新一件事,同时探索实行高频“一件事”下放至镇村,实现基层群众就近办。持续推动“三集中三到位”。进一步推动“三集中,三到位”及政务服务事项“应进未进、应进必进、应进全进”,推动住房公积金、公证、法律援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备案、建设工程档案接收等事项进驻大厅,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推行“导办分离”服务新模式。在各主题服务区域设立导办分离台,为企业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材料预审、预约登记等服务,实现咨询事项与办理事项前台分离,切实解决办事群众“排队半小时、办事一分钟”的痛点问题。推进不动产一体化平台建设。对接全市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积极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平台接入,召集不动产、住建、税务等相关部门,与市相关部门对接,加快实现一体化平台在我县落地应用。

四要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强化标准执行,开展标准化周周比、月月赛,推动大厅管理标准全面落地;扩大标准化建设覆盖范围,开展标准化建设镇村行活动,深入推进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实现一镇一村标准化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争创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优化提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抓好镇、村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培养全科政务人才,推行全科窗口服务。聚焦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动一件事专窗、融驿站专窗及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延伸、下沉,精准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加大镇村政务服务工作的培训力度,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办理、联动管理,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深化综窗改革。深化工程建设综窗改革,着力解决系统问题,开发审批监管协同平台;组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班;推出“一表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办理;构建一套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办”运行机制。同步深化便民服务综窗改革,至少推动5个以上部门实现综窗服务,全面梳理未进驻大厅事项,推动应进能进事项全部纳入综窗服务。企业开办类、人社服务类、医保服务类、税务服务类等全部实现“一窗服务”,提出射阳县市民中心“30分钟办成事”口号,确保企业群众30分钟办成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全面对标先进地区,主动接轨上海、苏州和自贸区政务服务标准规范,开设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推动高频电子证照互认共用,全面落实跨省通办任务,深入推进“县内通办、全市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满足企业群众异地服务需求。

五要持续细化服务大厅管理。建设新生代服务大厅。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打造“一室六厅”布局、完善适老化服务,建设“党建示范厅”“县长会客厅”“综窗办事厅”“市民乐聚厅”“人文社会厅”“科技体验厅”6个示范厅,将县市民中心打造成全国首家新生代服务大厅,树立县级大厅全国标杆,形成独树一帜的射阳政务服务品牌。完善考勤考核、督查通报等制度,制定大厅管理制度汇编;强化督查覆盖面和考核力度,推行政务服务“颗粒”督查服务,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限时销号整改;推行中介服务标准化,明确中介服务程序、服务收费、办结时限;完善适老化服务,通过系统支撑推动老年人专窗的有效运行。实现“好差评”全覆盖。打通线上线下评价系统,推动县镇村三级服务全部纳入好差评体系,推进“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完善效能投诉中心和“兜底办”窗口服务机制,持续开展“双找双评”活动,推行“好差评”公示、通报制度,倒逼服务窗口职能转变。

问:县行政审批局在项目服务中推出了“红色管家”服务,深受企业欢迎,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红色管家”服务品牌是我局2021年初推出的系列党建品牌之一,对全县15个镇区40个重大重点项目实行从立项到不动产证办理全流程跟踪服务。挑选出政治拔尖、业务冒尖、服务顶尖的“三尖”人才担任红色管家,同时将管家服务细化,分为大管家、主管家和专属管家,一个项目挂钩一名县领导,一名审批局人员,一名窗口负责人。为每个红色管家项目量身定制“一张流程图,一个进度表,一套报审清单”,提供个性化、精准化问题指导方案,为项目顺利进入审批疏堵提速,大幅缩减准备周期。

为确保“红色管家”服务企业取得实效,我局定期召开“红色管家”工作推进会,一方面提升全体管家的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店小二式服务;另一方面指导“红色管家”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动态跟踪服务项目,定期上门服务,对遇到难题的项目随时召集相关窗口联合会商,要求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每月至少一次到现场踏看项目建设情况;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存在困难;第一时间对企业诉求作出回应。建立月度推进制、月度会商制、月度“红色管家”镇区行等一系列制度,将红色管家的服务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帮助港开区、开发区、高纺区的重大项目组织联合会商十多次,帮助比亚迪动力电池、亨通海缆、福允体育用品等项目解决难题;为荣鸿纤维、德凯纺织、恒远新材料等12个红色管家项目提供拿地即开工服务,在土地拿到后2-3天之内为企业办成施工许可证,为企业节省办证时间两个月以上,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开启企业报建的“高速通道”。

问:民生服务是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行政审批局在聚焦百姓关切,聚力疏堵解难,强化民生诉求办理方面怎样开展暖心服务?

答:我局将大力提升12345工单办理质效,重点强化疑难诉求督办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有效落实。

一是要巩固提升归并优化工作成效。加大热线归并优化的宣传推广力度,丰富完善“一号应答”知识库,高效配置服务资源,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更加畅通。

二是要深化12345“一哨联办”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一哨联办”工作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系统流程,深化问题收集机制,加强基层疑难诉求梳理排查,提高发现问题能力。深化“一哨联办”问题收集及响应机制分析,及时形成分析成果。开展“政风热线·镇长、局长上线”活动。将政风热线与12345工作深度融合,定期开展各镇、各部门负责人上线活动,围绕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电视问政,现场回应企业、群众关切。

三是要提升“一企来”线上服务水平。更好发挥12345热线企业服务“一企来”作用,靠前服务市场主体,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求助及投诉,主动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和存在困难,形成企业诉求分析专报。提高热线响应办理效能。将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综合运用“一号答”“一企来”“一哨联办”“民生督办5分钟”“有事好商量”等机制手段,打造“响应型”政府,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四是要加强群众诉求综合分析研判。加快推进12345热线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强化大数据分析系统应用,依据受理信息、工单记录、回访评价等基础数据,加强综合分析研判,提高诉求感知预知能力,通过问题,发现课题,形成议题,为辅助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动态梳理面上共性问题,准确把握内在规律,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从源头上减少企业群众诉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