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抓项目打造产业集聚高地 向海图强勇当沿海发展标兵
——访县人大代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胡长春
本报记者 刘燕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令人鼓舞,分析问题精准客观,谋划发展催人奋进,展现了射阳勇担时代重任再立新功的气概,给了我们信心、希望和力量。我们将认真学习、做好落实。”1月12日上午,县人大代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胡长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就做好今年工作,胡长春说,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将严格落实县人代会提出的“全省位次前移5位以上;突破50亿元、100亿元项目”任务要求,锚定“十四五”实现千亿投资、千亿销售、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目标,聚焦“风景、风电、风城”三大主题,重抓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向海图强,为射阳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扛起港开区担当、贡献港开区力量。聚焦“三大主导产业”,重点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主攻一批补链、育链、强链的产业链项目。抢抓“十三五”结转的100万千瓦竞争性配置释放的机遇,深化与远景能源、道达尔能源、弗兰德传动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大力推进100亿元的海工装备智造、50亿元的海底电缆、海上风机塔筒等重大项目,布局华电海工重装、龙源海洋牧场,打造盐城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产业链;加快推进亨通海缆、LM风电叶片、海大等在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确保年内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突破200亿元。
胡长春表示,2022年,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依托风电产业研究院强劲支撑,致力打造科技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策源地、创新企业孵化地,争创国家风电产业创新技术中心。实施企业“争星创优”和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确保星级企业总量达到10家以上。加快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力争50%以上企业新上生产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持续深化企业与中科院电工所、同济大学等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以上,发明专利覆盖面达到90%。加快推进园区道路、供热管网、电力线路优化以及新能源职工服务中心、港城医院等配套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级。强化与盐城港集团联动,瞄准国际一流“风电产业装备母港”定位,快速推动5万吨航道建设,年底建成1500亩后方堆场工程,形成集运维、装备为一体的风电专业化港口。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