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一版:海通
2022年01月12日

海通镇党委书记朱明、镇长张德生率全镇干群

热烈祝贺县人大十六届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阅读量:996

’2021,铸就新辉煌

参加合唱比赛

文化惠民活动

组织党员干部赴宁观展

江苏新阳日发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投资1500万元的共青路路面黑化工程

志愿者向沿街商铺宣传文明城市创建

91岁的老党员志愿者刘宜连在小院中向少先队员和青年志愿者讲述革命故事

“绿书签”进校园活动

海通镇射南新型农村社区

主要指标稳中有升

坚持“干”字为先、“实”字打底,精心组织产业项目推进,镇域经济更加厚实。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亿元、制造业投资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0万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22.5%、10%、300%、56.7%、12.3%。

招商引资有力有效

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累计拜访客商65批次、201家,先后5次外出举办招商推介活动,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7个、5个、2个,均完成序时任务,签约项目履约率达100%。

农房改善特色明显

整镇推进农房改善工作,累计签订协议365户、拆除347户、新建70户;完成射南、中尖、团塘、射北4个新型农村社区基础配套建设,并成功接受省级农房改善验收,射南新型农村社区获批市农房改善优秀示范项目、县农旅融合新型示范社区。

集镇建设亮点纷呈

邀请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射阳县海通镇总体发展战略研究》,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点10个,铺设集镇污水主管网12公里、支管网5公里,惠及群众2800户;共青路、人民路景观提升工程全面竣工,建成投用小型停车场2个,加固改造解放路东西桥梁2座,人民路市民公园和体育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重点工作优质高效

建立“三重”工作推进机制,序时完成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射阳河大桥(合海线)、苗木花卉产业园、G228服务区等四大重点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生态环境管控有力

精细化实施扬尘管控新增成片造林910亩,林木覆盖率和集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 29%、41%,团塘创成省级苗木特色村,射南创成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沟浜创成市级绿美村庄,PM2.5均值和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0%以上,稳居全县前列。清理黑臭水体2条,疏浚河道9条、2.96万方。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疫苗首针、二针累计接种率均位列全县首位,圆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疫情防控工作代表市县接受省级现场督查。成功收购1家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扶困难群众775户,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城乡医保扩面筹资全面完成,养老续保率、首参率位居全县前列。

社会大局稳定可控

实施“村村通”三期工程和“平安灯箱”三期工程,新增28个监控点位和36个平安灯箱(已全部安装到位),实现技防覆盖率100%、村居一网格一灯箱。扎实开展“党建统领网格”试点镇工作,全镇74个网格人员均已配备到位,网格地图、工作职责、网格基本情况等制度均已上墙,活动阵地完善搭建。

’2022,阔步新征程

2022年,海通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党代会部署要求,聚力实施“12345”工程,即: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主线,紧扣“向海图强”“绿色发展”两个重点,扬长区位、交通、生态三大优势,做好能级提升、美丽宜居、善治良序、共同富裕“四篇文章”,实施“园区能级跃升年”“镇村风貌提升年”“党建网格建设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突破年”“干部队伍素能提升年”“五个年”活动,奋力打造沿海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确保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8%、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000万美元、新增“四上”企业10家以上,高质量发展指标在全市沿海乡镇实现进位、全县同类板块走在前列。

围绕能级提升,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

充分发挥海通作为县城与港口联结地的地缘优势,创新融合理念,深入开展“园区能级跃升年”活动,致力打造县城“后花园”、港海联动区。一方面,做强做优工业。瞄准绿色装备、新材料主导产业,全年累计新签约7个亿元项目。持续开展“三项清理”专项行动,对川源环保、江晖无纺布等3家企业实施“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38亩,利用低效厂房1.1万平方米。高标准配套园区燃气、污水管网、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统一厂区外部造型色彩,高效运行职工港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做精做特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射阳河闸、河滨公园、植物园等沿河景观,加快实施射阳河口风景区,协力创建日月岛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现代高端文旅产品产业园,一体推进滨海风貌城镇带建设。全面挖掘射阳河闸水文化、息心寺禅文化、沟浜村海防文化、通兴居移民文化和射南村红色文化,着力打造富有海通特色的文化地标。优先发展农旅体验、周末乡村游等服务业态,深度促进文、旅、体联动发展,全域融入环海湿地旅游区。

围绕美丽宜居,打造河风海韵新家园

充分发挥海通生态独特、交通便捷优势,深入开展“镇村风貌提升年”活动,优化镇域功能布局,逐步建成配套齐全、生态优良、宜居宜游的温暖小镇。在做优集镇建设上,积极探索沿海城镇小型综合体开发,全面推进人民东路、金海北路黑色化改造,加快建设市民休闲中心、体育公园、公交驿站等重点工程,试点建成共青路、人民西路示范街道。打通闸北西路至合海线(射阳河大桥)景观通道,主动融入县城发展主框架。在做特田园乡村上,“单元式”拆除沿线危旧房屋530户,启动中尖四期44户、团塘四期47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成立社区物业红色党支部,县级文明村覆盖率达100%,射南、团塘争创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在做美生态环境上,高品质打造G228、S329、幸福大道、合海线4条生态廊道,重点规划沟浜村芦苇荡沿河景观带,G228、S329两侧“三化”树种示范带。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高效运行有机易腐处理中心和垃圾中转站,推动园区企业全面接入镇村污水管网,实现镇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整镇推进212公里生态河道,全面建设31公里“四好农村公路”生态绿色环廊,致力打造“美丽庭院”“幸福河湖”海通样板。

围绕善治良序,营造和谐文明新风尚

充分发挥党建统领网格化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建网格建设年”活动,加快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全面融合综合指挥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实现网格议事全覆盖;源头压降信访总量,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法治街道,新增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筑牢安全卫生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实质化运行智慧消防一体化云平台,持续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打造乡风文明高地。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深入实施乡风文明“五个一”工程,聚焦移风易俗、文明出行、公共秩序等领域,建立健全乡贤议事制度,完善乡规民约,发挥文艺宣传队、文化大舞台作用,大力弘扬陈景飞、周汉龙“中国好人”典型事迹,全力培塑“最美射阳人”更多海通形象,切实立好“海通规矩”,养成“海通习惯”,讲好“海通故事”。

围绕共同富裕,实现民生福祉新突破

始终把“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全民创业”作为富民增收之本,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突破年”活动,主动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培育强村示范。高水平建设G228沿线现代苗木花卉产业园,投入50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联动团塘、射南、射北3个村拉长苗木花卉上下游产业链条;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7500亩,申创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打造沿海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土地流转5000亩,确保村级集体增收900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居)全覆盖。拓宽富民渠道。实施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高质量打造省道329沿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特色产业带,建成闸北片2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以设施蔬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带动800户农户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6万元。办好惠民实事。提档升级镇村医疗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社会养老+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品质提升农贸市场,加大生猪、粮食保供力度。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完善镇村干部与村居、农户挂钩联动机制,努力实现民生福祉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互融互促。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我们将深入实施“干部队伍素能提升年”活动,切实加强换届后镇村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干事作风、廉洁自律建设,积极引导各级干部争先恐后、比学赶超、担当尽责,大力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凝聚起海通奋力打造沿海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磅礴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