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1年10月21日

跑好“爱的接力赛”

———兴桥镇西移村卫生室医生吴少雨成功捐献“生命种子”纪实

阅读量:732

本报记者 杨兰玲

10月14日下午,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采集,兴桥镇西移村卫生室医生吴少雨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悬浮液486毫升。当天下午3时左右,带着吴少雨体温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被装进了专用转运箱,由他亲手递送到患者入住医院的医生手中。目前,吴少雨已成为我县第十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又被称为“生命的种子 ”,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是一场艰难的生命拉锯战,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便是起跑在这场“爱的接力赛”第一程的人。在兴桥镇,就有这么一位默默“起跑”、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奉献者——吴少雨。

今年46岁的吴少雨是兴桥镇西移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他一直将治病救人的职业初心烙在心底。在基层为患者看好病,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便是他最大心愿。当病人上门时,即使是凌晨他都会认真接待;当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时,他总是小心谨慎地做好每一步分析,向同行认真请教。卫生室的一盏暖灯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深夜亮起,见证着吴少雨的每一份兢兢业业。

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除了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吴少雨也一直坚持奉献爱心,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义务献血,希望尽我所能帮助到一些人。”身为医师的吴少雨深知血液对于救人治病的重要性,十几年来坚持义务献血总计3400毫升。2008 年10月份,他在进行血液捐献时,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其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吴少雨主动采集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三年过去了,今年国庆节前夕吴少雨突然接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原来是他的造血干细胞血样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为这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上限年龄是 50 周岁,已经46岁的吴少雨无疑属于“高龄捐献者”,捐献可能带来的免疫力下降、酸痛乏力等现象出现概率会比青壮年大许多,但他接到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同意捐献。

“治病救人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准备着、期盼着有机会为挽救他人生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据统计,在非血缘关系中,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不足二十万分之一。在吴少雨看来,自己能够与他人配型成功属实是“幸运的”,因为命运赠予了他一个机会,让他作为“使者”给陌生人带去生命的“火种”。因此他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接完县红十字会的电话明确捐献意愿后,他就主动开始坚持早睡早起,清淡饮食,积极锻炼身体,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等待捐献的这一天。

2021年10月9日,吴少雨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泰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个复杂的工程,在正式进行干细胞分离前还需要连续几天注射“动员针”以促进骨髓快速增生白细胞。尽管积极调整了状态,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每天上下午各一针,一共九针的动员针还是让吴少雨出现了腰酸、腿涨等不适。被询问时他却轻描淡写:“这些都能忍受,最重要的是能够早日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让患者赶紧恢复健康。”

生命无价,人心有情。平凡人的善良未必璀璨夺目,但却始终温暖有光。在这场爱的接力赛中,吴少雨义无反顾地起跑在第一程,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挥去病魔的阴霾,让生命重新启航。爱的传递没有终点,吴少雨的行为也为尚在高中就读的儿子树立了最美的标杆,“我觉得我爸爸很勇敢,我为他骄傲。以后我也要和他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他人做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