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0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1年10月11日

久病床前有孝媳

———记兴桥镇万隆居黄玉芹

阅读量:906

本报通讯员 刘颖 记者 周蓉蓉

常言道: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兴桥镇万隆居,有这样一位好儿媳,她十三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患癌公公,用十三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她就是黄玉芹。

自结婚之日起,黄玉芹就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二老均已年迈,她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二老。然而2008年,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天,黄玉芹夫妇和公公婆婆在田间进行棉花营养钵移栽。正干得起劲,婆婆突发脑出血一头栽倒在苗床上。丈夫王加成赶紧拨打了120急救车,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婆婆的病情终于稳定。可往日那个对子女百般疼爱的老人,却变成了懵懂的孩童。医生的诊断书上清楚写着的“瘫痪”二字,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从那一日起,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到黄玉芹身上。十多年来,她夜不能寐,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就赶紧起来照看婆婆,有时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她用心看护,每天做好饭,盛好第一碗饭端给婆婆,还经常买婆婆喜欢吃的零食;她贴心侍奉,天气晴朗时,就和丈夫一起扶着婆婆下楼晒太阳、吹吹风。瘫痪的人如厕无法自理,黄玉芹便经常给婆婆擦身、换成人尿不湿,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为照顾患病的婆婆,她很少回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年老体弱身体不好的父母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丈夫看在眼里,他明白妻子的心思,主动承担岳母家的农活和口粮。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对婆婆这么好?她只是笑着说:“谁都会老,孝顺老人是应该的!”皇天不负苦心人,老人终于恢复了部分记忆,能认出人来,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然而好景不长,去年6月的一个清晨,黄玉芹一如往常准备早餐,并送到婆婆的房间里。突然,她发现公公没有像往常一样早起,叫了好几遍都没有反应,便急忙让老公送公公去医院。最后医生的诊断是“胰腺癌”。突如其来的意外再次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公公住院期间,黄玉芹医院家庭两头跑,既要照顾好公公的一日三餐,又要负责婆婆的吃喝拉撒。日复一日地来回奔波,她依旧没有抱怨过一句。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公公有所好转,出院回家继续服药治疗,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家里,黄玉芹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公公婆婆,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诠释着爱的真谛,用如水般平静的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名言。在生活中,她总是为别人着想,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无私地给予帮助。谁家晒粮食需要帮忙,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都是一喊就到。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用这句话来形容黄玉芹,再贴切不过。在她看来,生活中虽然坎坷很多,但与其哭着过,不如笑着面对。正是这样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方晴空,用博大的胸怀讲述着幸福人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