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6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纪实
2021年06月12日

射阳:擎旗治水让碱地荒滩变新颜

阅读量:2890

本报通讯员 郭开国

海堤达标及保滩工程

新建配套泵站工程

轮浚境内河道

水利建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昔日盐碱滩 今朝粮米仓

沧海桑田一瞬间,尽显先锋百年史。

射阳,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却诞生于1942年的年轻县份,坐落在广袤无垠的苏北里下河地区末端的黄海之滨。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射阳县始终把“治水、护水、惜水”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基。干群同心,部门配合,科学规划明思路,不畏艰辛抓建设,持续投入忙配套,终见成效变新颜。把昔日近2700平方公里“汛期雨时遍地水,晴天旱日满眼白(盐霜)”和“上有芦花点头,下有小蟹(螃蜞)砌楼”景象的盐碱薄地、荒芜滩涂县域,建成了如今“一汪碧水绕城乡,四季安澜得保障;沃野新风春常在,美丽射阳赛天堂”般欣欣向荣的鱼米之乡、生态之乡、幸福之乡。

沉睡荒滩被“唤醒”

射阳是一个因水而生、与水结缘的宝地。

溯史追踪,600年前射阳现有区域尚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苍茫之海。

鬼斧神工,是滔滔黄河之水夺泗抢淮带来的大量泥沙,以及数百年的风吹浪啄、日积月累,使得射阳境内由海成滩,从滩到陆。射阳,因水得名,西水东出的母亲河——射阳河穿越全境,东流入海。

水可造福人们,亦能肆虐为患。历史上,伴随着滩陆东移,不甘守穷、开垦求生的人们迁居海岸,“引卤就煎,运盐入垣”,发展盐业,盐后种植。然而,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水系不畅以及缺少圩堤屏障,导致上有洪水为患、下有海潮威胁,西水东潮,时有台风,交替危害。自明代中叶至清朝末年400年间,记载在册的“淹死居民无数”的灭顶之灾就达14次之多。

民国初年,沉睡数百年的射阳沿海荒滩开始被“唤醒”。南通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慧眼识地,联合章静轩、冯国璋、朱庆澜等有识之士,来到县境东部滩涂之上创办合德、华成等垦殖公司,废盐灶、兴垦殖。稍后,西部则被早年誉为东海盐枭、官至陆军上将、军阀混战时解甲归田、日寇侵犯挺身而出血洒射阳的民族英雄马玉仁圈地开垦。

虽然张謇、马玉仁等人的到来,拉开了海滨滩涂开发的序幕,但是,由于这些公司、业主各自为政,缺乏坚强领导、统一规划,导致境内圩堤矮小、水系混乱、沟河浅窄,抗灾能力甚微。时至1942年10月中共盐阜区党委决定设立射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全县实际可用于耕种的零散农田不足50万亩。而且这些农田高低不一,逢雨易涝,水退冒碱,苗枯难立,粮无收获,人民群众依然过着吃糠咽菜难见粮的生活。

毋庸置疑,真正“唤醒”射阳沿海沉睡数百年荒滩碱地,使其终成一片沃土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射阳建县近80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县干群坚定不移把科学治水作为开垦荒滩、造福人民的基础举措来抓。按照全县城乡“一盘棋”,统筹规划设计,分期组织实施。广大干群顶风冒雨,勒紧裤带,肩挑车推,开挖河道,新建水系,筑堤造闸,挡潮拦水,垦荒造田。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射阳县已初步建立起集挡、蓄、排、灌、降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紧接着,全县又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掀起平整土地、改造中低产田、兴建高标准农田等高潮,开沟爽碱,种稻去盐,植苕培肥,使得境内可用于种粮植棉的农田增长到230多万亩。

建县历史80年,不懈治水80年。当年涝水纵横、海潮倒灌现象频发的射阳,现已拥有横竖交错的19条骨干河道、203条大沟、2557条中沟、7000多条条排沟组成的河网。与此同时,以境内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及其6条支河圩堤为界,划分为射阳河北地区、海河地区、运棉河地区、利民河地区等五个排水区域,实现了区域治水。

射阳是江苏省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县,现沿海已修筑起138公里一线海堤和55公里二线海堤、9.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兴建配套大中型挡潮涵闸7座、流域性封闭涵闸18座。全县因地新建圩区135个,配套封闭涵闸1452座、排灌站1098座,基本具备“上挡得住客水、下拦得住海水、内排得出积水”的要求,为全面“唤醒”沉睡的荒滩碱地、使其成为大片沃土夯实了基础。

提标配套除“隐患”

射阳县不仅东濒地势低洼的黄海前沿,而且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四大”泄洪港道中,就有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等“三大”港道横穿境内,同时,国家重点水利工程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也经过县域入海,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排水走廊”。

特殊的地理状况,决定着射阳县水利工程设施的重要性。一方面,随着上游湖荡地区部分干群追逐眼前利益,不仅恣意圈占开垦湖荡,造成滞洪区面积锐减,而且沿河挡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南北通榆河竣工贯通之后,使得汛期涝水下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水流裹挟,泥沙淤积,海岸东移,港道不畅,射阳原有低标准、不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已难以应对变化了的水情,导致涝水下泄受阻,上压下托,境内河道水位不断上升。20纪末、21纪初,水患,这个原本让射阳人以为解决的问题突然卷土重来,汛期险情不断,雨涝成灾,损失巨大。

痛定思痛,射阳县干群尤其是水利人在教训中终于认识到,自然灾害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既不能“一劳永逸”,更不会“固若金汤”,需要根据工情、水情的变化,及时科学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以最小的投入谋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路决定出路。射阳县水利系统抽调精兵强将,针对境内不同区域河道行洪和雨涝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复调查认证,立足长远、着眼现状,编制出一整套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沿海洼区治理》《中小河流整治》《港道封闭》《县城防洪》《新一轮海堤达标》《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高标准农田水系建设》等20多项涉水规划,并通过省、市评审。

水利规划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持续性、大强度和快速度建设。同时,射阳县抢抓2011年中央关于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及各级政府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有利时机,按照既定规划,积极向上申报,竭力获取工程立项及政策资金支持。“十一五”以来,射阳县境内已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及配套投入近70亿元。

率先实施洋马镇东移片、长荡镇长东片、盘湾镇东北片等近50万亩沿海洼地治理,使得县域南部之前雨涝汛水靠自排入海、既无堤防又无灌排设施的次高地,终于有了外挡“客水”、内排“涝水”的能力,如今那些地方分别成了“中国药材之乡”洋马菊花的主产地及“射阳农特产”基地。

持续实施射阳河北灌区续建及节水配套工程,将临海、千秋两镇与淮海、临海两大农场35万亩低洼碱薄之地,改造成沟堤渠配套、引灌排自如的规模化、现代化农田,现已成为获得“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射阳大米、国家优质农产品“青龙蒜薹”种植的核心地域。

轮浚实施县乡河道、村庄河塘。县统筹、镇实施,有计划、分年度,从刚开始年完成1300万立方米左右到现年600万立方米土方量,使得射阳境内大中小所有沟河,达到了10年轮浚一遍的要求,从而既有效保障沟河畅通,又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

积极实施海堤达标护坡及保滩工程。针对射阳沿海北部特别是在双洋闸南北海岸侵蚀严重,坚持不懈已累计投入3.2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兴建起近30公里石砌混凝土护坡,以及采用石块、混凝土丁字块保滩等,着力消除堤毁滩失、海水倒灌安全隐患。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射阳县境内地面水脏、地下水咸,原先的“镇镇有水厂、村村有水井”的供水格局,已保障不了饮用水源的安全。10年来,我县先后投入20.8亿元,拆除“小水厂”,封填“地下井”,铺设县通镇一级供水管网186公里、镇通村二级管网1025公里,改造村通户三级管网7591公里,实现了全县区域供水大管网、大水厂全覆盖。同时,县内新建明湖水源地,县外搭乘盐城大市区引进长江水源工程便车,内外结合,从而使百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再无后顾之忧。

整治河湖成“福地”

射阳县境内沟河纵横、水丰滩阔、水流平缓,尤为适合水产养殖。如此,无形中竟成了市场意识强烈、养殖经验丰富、敢于投资谋利人眼中的创收“宝地”。他们有的一次投入、长期受益,在河道内设罾、布簖、网箱养殖水产;有的恣意开垦河滩、占用河道,养禽畜、设码头、砌违建,更有甚者在河道中打桩设网,使得不少河道漂浮物堆积,断面行洪受阻、水质变差、岸堤凌乱,好似一道道久治不愈的疮疤呈现在众人面前。对此,县、镇及相关部门虽曾多次集中整治,但终因处置不彻底,管护未到位,导致前清后起,状况不轻反重。

2018年初,射阳县把打响清除河网、恢复岸滩攻坚战,作为持续开展河湖“三乱两违”专项整治行动的序曲。身任河湖长的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别挂帅出征,15个镇区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冲上一线,登门入户对网箱养殖、占滩养殖户宣传清网复滩的目的、意义,送达限期完成整治行动通告。对拒不配合的31家“钉子户”及时进行立案调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在全市率先完成河道网具清理拆除任务。前后两个月时间,全县共处理网箱鱼1250万公斤,拆除清理上岸网箱20234只、鱼簖765个、大罾36樘25万平方米,多年沉疴一“拆”而清。

占用河道岸坡、滩地及水面养殖家禽水产,粪污废水直排入河,既污染水体又影响环境。射阳县把治理涉水家禽及水产养殖,列入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的重要举措来落实。各部门联手出动,镇区村主动作为,当事户认清形势,境内河道管理范围内共整改搬迁规模水禽养殖场146个,处理水禽近160万羽。对发包在河道内青坎滩地上圈圩养殖水产品的所有项目,一律终止协议平整恢复原样,全县共退出养殖面积近2万亩,仅苏北灌溉总渠下游港道内违法圈圩的塘口就平整出420亩。

污水入河是导致水质变劣和破坏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县城之前污水管网建设标准低、不配套、难收集,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对县城尤其老城区已建污水管网,采取开挖性和疏通性修复,有效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率。同时,实施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排放工程,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全县新建镇村级污水处理厂17座、配套农村污水管网154.6公里,提升了农村集镇、工业集中区及农户集居地污水处理能力。

培养全民节水意识,减少资源浪费。射阳县在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农业示范点、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学校)、节水型社区等载体建设,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用水户参与创建活动,成功培育一大批节水典型。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实施用水计划、计量、目标、措施、奖罚、制度“六到位”,不断提高载体建设质量。全县已建成节水型企业28家、节水型公共机构76家、节水型社区23家。2019年,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

射阳县海岸线105.9公里、滩涂109万亩,是江苏省县级中拥有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大的县份。利用海岸、开发滩涂,曾是射阳人挖掘资源优质,加快经济发展的“热土”。遗憾的是,过度的开发也无形中损坏着生态环境,使得原有的湿地风貌受到伤害。多年的实践及现状,让射阳人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湿地修复与保护措施,沿海一线近百家企业和违建被动员搬迁拆除。终止种植养殖承包面积3426公顷,实施退耕退渔还湿,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为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创造了条件。

水利兴衰连国运,射阳崛起谢党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