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生活
2021年02月20日

“走笼”

阅读量:1374

●张永成

看到家中“蜗居”的“走笼”,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

每年腊月二十四这天,母亲扫过尘,祭过灶,父亲便又将尘封近一年的篜笼取了出来,看看有无损坏霉变之处。逐一检查,进行修理,然后刷洗干净,放在通风处晾干。那时的蒸笼一般分为上下五层,有笼屉笼罩组成,全为竹篾编制。只需时40分钟,便可蒸8斤面的包子。

收拾好蒸笼,父亲开始联系“订单”。村庄不大,也就三十多户人家的样子,父亲挨门逐户询问,谁家什么时候需要蒸笼,蒸多少面,(那时的人特别能吃,基本上都是蒸50斤面左右)在本子上登记得一清二楚。否则一旦乱了,就会影响“生意”,也不利于邻里安定团结。

按照约定的时间,父亲将笼依时序送到村民家中。“走笼”正式开始,一时间,整个村庄弥漫着蒸包子的气味。“走笼”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主要是因为平时闲置用不到。若保管不善,有时还遭老鼠、蛀虫的损坏,再加上那时经济条件限制,所以庄上的人是极不情不愿掏钱买的。

包子蒸好的人家,将“走笼”洗刷好,在笼屉里放上三个包子,一并送还回来,抵算借笼的“租金”酬谢。父亲也不推辞,照收不误。虽说一次只有三个包子,但累计起来也有二百个左右。这省去了家里蒸包子的费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方便了别人,也厚待了自己,“走笼”也变得风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笼”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直至现在完全“趴在窝里”不动了。不少人家把做好的包子馅,送到街上,花上每斤七、八块的面钱,让面点师专门加工;有的人干脆就在超市购买。有纯肉、青菜、萝卜、豆角等品种的包子,可以任意挑选。我每次劝说父亲,还是把“走笼”扔了吧,而年迈的父亲总是纳闷地说:“走笼”咋就“走”不下去了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