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1年01月22日

芦鱼港社区

乐享村企联建“红利”

阅读量:1476

本报记者 周蓉蓉 通讯员 王耀杰

临近傍晚时分,在海通镇芦鱼港社区的稼明农业种植基地,三两成群的村民正结伴下班。这群特殊的“上班族”构成芦鱼港社区独特的风景线。

芦鱼港社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00亩,是海通镇较大的村居之一。社区现有9个村民小组、1100户、3465个人口。曾经以种植稻麦两季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近两年加上粮食价格下跌、人工成本上升,传统稻麦轮作的利润逐渐减少,不少人便将眼光投向新的领域——高效设施农业。

“不少群众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每亩流转的费用在800—1000元/年,正常人家靠着土地流转和务工,一年可以挣六、七万元。如今,社区共流转7000多亩土地,建起日光蔬菜大棚基地900亩,日光式大棚233个。”芦鱼港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允飞说,现在社区每年能创收30万元左右,有村级积累100多万元,组组户户通上水泥路,农田设施等也渐趋完善。

稼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通过土地流转,目前总生产规模达1000亩,建设占地800㎡的日光温室227座,仓库面积约500㎡,总投入2800多万元。因为长期种植大棚蔬菜,已经积累一大批固定客户,产品远销北京新发地、郑州万邦、上海江桥、常州凌家塘等国内大中型市场,年生产总量达3000吨。走进该公司连片蔬菜大棚,一股热浪迎面袭来,郁郁葱葱的藤蔓间,成熟的青椒缀满枝头;绿意盎然的架子上,油亮的茄子压弯枝条……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瓜果。“我们每天在这里给番茄、西葫芦、茄子,打打杈、摸摸芽、点点花,主要做些田间管理的活,一天下来也能有100元的收入。”60多岁的曹正秀是芦鱼港社区居民,也是种植基地的“固定员工”。几年前,她曾随家人外出务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些杂活,挣不到多少钱,也无法照料家中的老人。现在村里与稼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了“对子”,不少像她一样的群众纷纷流转土地,成了家门口的“上班族”。

村企“联姻”,关键是要把握好“产、村、人”三要素,合力发展规模种植、农业观光采摘、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优势产业项目,进一步恢复“造血”功能。“我们公司共流转村里1000亩土地,主要用于引种特色果蔬。自从和村里结对后,不仅可以享受到许多优惠政策,还聘用到不少当地村民参与田间管理。对于长期工,公司还会帮助缴纳社保。”稼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锋告诉记者,自从实施村企联建以来,该公司共带动60多名群众就业,帮助周边的大户发展种植业,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