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读书
2021年01月13日

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可以作史的

———简评张锋新作《零的突破》

阅读量:838

李志勇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盐城市沿海滩地)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盐城黄海湿地成为全球第二处、中国第一处潮间带世界自然遗产,江苏省首项世界自然遗产。

几乎与喜讯传来的同时,张锋先生新著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纪实(近30万字)《零的突破》(以下简称《零》)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零》以独特的视角,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中国黄(渤)海候乌栖息地”如何似一块神奇的息壤,在黄(渤)海海岸线淤积、成型并不断生长的过程。黄(渤)海湿地的成长、成型的过程,是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漫长过程;这块湿地的成长、成型并最终成为以世界珍禽丹顶鹤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的栖息地不是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的事,同样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哪一位学者或珍禽异兽的研究者从世界自然遗产的角度对这块神奇的息壤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从这一角度来说,张锋先生的《零》可以作史。顺便说一句,不是所有的零打碎敲的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为背景的所谓文章都是可以作史的。

说《零》可以作史,下列“四梁八柱”可作“硬件”支撑:

首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沿海潮间带滩涂和湿地,这一沿海潮间带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不仅填补了我国濒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空白,而且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迁徙路线上水鸟重要的迁徙通道和枢纽。栖息地以其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突出价值列入名录,是整个西太平洋自然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一个新的成就,这既是我国沿海各省市世界自然遗产的首次突破,也是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这次盐城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通过了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8B.3项决议,既在我国环黄(渤)海各省市之间起到了带头作用,又彰显了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作出的又一新的贡献。张锋先生在《零》的序言中,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先生之言,开宗明义地为《零》点题。

其次,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顺利通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为盐城走向世界铺平了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正如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曹路宝所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功申遗,是对我们多年来黄(渤)海湿地保护的一次最好的肯定。作为中国繁荣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在大家的想象中应该是开发强度很大的地方。可我们却背道而驰,不但没有过度开发,腾出了发展的空间,留给鸟类作为栖息的地方,这不仅是我们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的,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栖息地,现在所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各种兽禽类的有效保护上,更重要的是能极大提高盐城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为盐城走向世界铺平了一条宽阔的阳光道。

三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成功申遗,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金山银山,不及绿水青山”。这不仅一语中的,还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想,如果我们不对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进行认真保护,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块本可以成为候鸟和野兽的天堂、这块本来是上帝送给几百万盐城人的珍贵礼物就可能在人们过度开发中沦为一钱不值的不毛之地。当我们的后代问起,这里本可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动植物多样性的天堂,为什么却成了鸟儿不落、獐麂不宿、鱼儿不留、草儿不生、树儿不长的穷滩恶水?不知我们将何以面对?

应该感谢张锋先生,能在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之时,用他的神来之笔,以纪实的手法,给千万读者揭开了黄(渤)海湿地那神秘温柔的面纱,更教给了几百万盐城人保护湿地、保护湿地草木芦苇、飞禽走兽的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锋先生的《零》真的是可以作史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