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0年10月21日

怀念恩师

阅读量:2393

陈允标

1990年9月,我学校毕业后成为乡村小学一名代课教师。1993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全国举办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观后感《学生肯认错了》寄给《人民日报》。1994年1月5日《人民日报》在三版全文刊出,当时我所在的小学没有订阅《人民日报》,也一直不知文章已发表。

当年1月28日《家长导报》全文转载了《学生肯认错了》一文,并配发沈耕夫老师写的评论。沈耕夫,建湖县近湖镇中堡村农民,一个经常出现在全国大报大刊上的新闻界名家。从那以后,我与沈老师一直不停地书信往来。他指导我写作,教导我做人,激励我前行。

同年11月,我应聘到原洋河乡做通讯报道员兼自办节目编辑。沈老师知道后,多次写信鼓励我,教会我如何积累新闻素材、如何采访、如何写作,使我在新闻写作道路上不断进步。在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我采写的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经常刊登在各级报刊上。

在沈老师的指点下,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1995年9月,我采写的段金芳收养渔家孩子寄住在家读书的人物通讯《116个孩子的“妈妈”》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党的生活》《现代农村》等全国40多家报刊上。这篇人物通讯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地市报、县(市)报好新闻一、二等奖。

当沈老师得知我采写的这篇人物通讯先后获全国及省市多个大奖后,破例用电话和我通了半个小时。除鼓励我继续努力外,还一再叮嘱我要做到眼勤、耳勤、腿勤、手勤,多跑基层,多捕捉鲜活的素材,并相约有机会见一面。

好事如愿。1997年4月12日,盐城市1995-1996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暨新闻写作培训班在盐城劳动宾馆举行。出发前,我得知沈老师也参加,就迫不及待地想和他见面。当天下午,我一到宾馆就先去拜访沈老师。当我自报家门时,沈老师盯着我看了几眼后,快速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终于见面了。”我也盯着他看了几眼,眼前的沈老师不像56岁,倒显得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

几天的培训中,白天我听报社老师讲课,晚上沈老师为我开“小灶”。短短的几天,使我对新闻写作知识、采访技巧、语言组织等有了更深理解。

入职通信企业后,我年年被《江苏邮电报》、中国电信盐城分公司表彰为“优秀通讯员”。有多篇作品获评全国邮电通信报纸优秀新闻三等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全国工会好信息优秀专栏奖等,并在《人民邮电报》、《江苏邮电报》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沈老师每次得知我获奖后,总会打电话鼓励我。

2001年6月,沈老师的作品集《耕夫之歌》出版,便第一时间邮寄一本给我。我利用三天的时间,认真拜读全书,从中悟到了新闻写作的道理。

2004年11月28日,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约了陈健康、李建霞等文友一起去建湖看望沈老师。沈老师得知我们要去看望他,非常高兴。当我们车子到他家门前路上时,远远地就看到沈老师站在寒风中等候。回到屋内,他早已沏好茶,我们拉家常式的聊起新闻写作。他笑着对我说:“这也是弥补1998年我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你们没来的遗憾。”

在聊天中,沈老师教导我们做人和写文章都要低调。好文章,自然就有人抢着去看……

相聚总是短暂的。回来后,我一直铭记沈老师的教诲,并期望再次相聚。

可这一愿望永远定格在2005年3月3日,沈老师不幸离世。

在我历届老师的花名册中,虽然没有沈老师的名字,但沈老师却教会我很多新闻写作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这份特殊的师生之情,始终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