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10月17日

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壮丽篇章

—— 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中印 通讯员 刘瀚文 吉宗艳

阅读量:1527

十月的鹤乡大地,万物收获、硕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回首我县脱贫攻坚历程,贫困群众从“有保障”到“有奔头”,百姓的“腰包”鼓了,村路宽了、景色美了、人心暖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勾勒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目标,推动扶贫政策落细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截至目前,我县21434户41107个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1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32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射阳人民用汗水、辛劳和热血,交出了一份掷地有声的扶贫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已取得脱贫攻坚重大成果的射阳,正聚焦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带领群众奔走在幸福大道上。

 

同心协力,掀起大会战

 

“小刘,快坐下来歇会,屋子里够干净的啦。”李大娘对正在家打扫卫生的帮扶人小刘说。“好的,我倒了垃圾就陪您坐坐。”前几日,记者在新坍镇靠渔湾居委会低收入农户李玉莲家中见到了正在开展“节假日扶贫”工作的新坍镇扶贫工作人员刘立祥。

“节假日扶贫”是我县“用心用情抓脱贫,不等不靠干脱贫”的生动写照。脱贫作为重大难题,如何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带着问题和思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找路子,就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周密调研。战役怎么打、扶贫开发怎么干、群众需求怎么才能满足?一系列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

高位推进——我县先后出台《射阳县“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射阳县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批文件,做到脱贫工作有机构、有规划、有措施。明确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状,带头啃“最硬的骨头”,做到以个体带动集体,推动全县脱贫工作大步向前。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施“一村一项目”集体增收行动,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发挥纪委监委力量强化监督督导,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尽锐出战——瞄准产业发展、就业、因病致贫返贫、住房安全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乡村发展薄弱环节,我县统筹各方力量,组建14支县委驻镇帮扶工作队,20020名党员干部参与扶贫走访,号召国企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构建起县镇村三级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党员干部结对包的帮扶格局,形成了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攻坚合力。他们扛牢扶贫责任不松劲,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夙兴夜寐,奔走于田间地头,把致富的种子埋在鹤乡大地上。

党建赋能——围绕转党建促乡村振兴,全县各镇(区)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结合镇(区)实际,分别领办“书记项目”、“组委项目”,深度激发创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在全县村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以“百村达标、百村提档”为内容的“双百”工程,实现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全达标,为群众脱贫夯实红色根基。全面深入摸排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分类施策、多点帮扶、盘点销号等多项举措,确保软弱涣散党组织如期成功转化,以全面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精准“绣花”,扶来好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鹤乡这片热土上,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每一个角落,脱贫攻坚的红利正润泽每一名低收入群众。

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拔掉“穷根”。我县以产业为根基,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坚持县级统筹、因村制宜、因户施策,以高效特色为取向,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引导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增收致富。充分发挥镇村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坚持“一镇一园”“一村一品”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四季果香”“鹤乡菊海”等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入园打工、承包经营、项目分红等方式,把贫困户拉进产业链条,让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岗位、有收入。目前,全县13个镇(区)共实施44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实现年收益540万元,累计带动2467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674户)增收脱贫。

就业扶贫,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还有利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我县以促进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向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送就业岗位、送创业政策、送培训服务“三送”为手段,以精准化就业服务为途径,县人社局开展一系列扎实的就业服务,努力促进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能够及时就业。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58人,公益性岗位扶持25人,就业巩固747人。

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县在全市率先推出“扶贫保险100”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建档立卡户实行“三险一贴”。“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档立卡户已累计发生理赔案件19208件、2102.2万元,较大幅度降低了因病、因灾建档立卡户的家庭刚性支出。同时,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资金难问题,我县还充分发挥金融资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输血”和“造血”作用,加大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力度,有效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困难,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十三五”以来,我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6亿元,共计13845个建档立卡户受益。

 

兜底保障,托起美好明天

 

对家住千秋镇沙港村的花桂虎来说,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过得既舒心又舒适。花桂虎是村里的贫困户,之前住的房子是老辈传下的,但因家里没钱,一直修修补补凑合着。去年,村里帮花桂虎申请了农房改善,今年花桂虎就搬进了亮堂宽敞的小楼房,再也不用担心漏雨漏风了。花桂虎只是我县解决农民住房后顾之忧中的普通一员。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人民负责的一种承诺。我县不断织牢织密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保障大网”,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一户不少、一人不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实施困境学生全托底,对全县困境儿童和学生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生活学习费用实行财政全额托底,实现资助率、控辍率100%。“十三五”以来,我县每年对新入学的建档立卡户子女大学生,按5000元/人的标准进行一次性“助学扶贫”,共有266名大学生受到资助,累计补助131.9万元。

从“看病难”到“放心治”——“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档立卡户全部资助参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一户不漏,2020年共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保42071人。“扶贫保险100”等各项保障政策纳入“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户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自付费用控制在总费用的10%以内,有效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支出,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从“老破小”到“换新颜”——我县深入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对全县3889户建档立卡户危房全面落实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我县对照已建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按照“设施配套集约齐全、公共建筑适度实用”的原则,紧扣“六通”“十有”标准,加快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让群众生活更安心。

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断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如今,放眼全县脱贫攻坚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批批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张张笑脸洋溢在群众脸上,广大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也越来越有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