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走鹤乡
2020年09月27日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侧记

阅读量:1158

本报记者 周蓉蓉 通讯员 陈双双

金秋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行走于鹤乡大地,纤陌纵横的大地尽是丰收景象,即将开镰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层层金色波浪,碧色葱郁的果树缀满了鲜亮硕大的果实……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更大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现代农业,提升人居质量,提升生态效益,推动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近年来,我县农业生产逐渐走出传统耕作模式,从单一的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多条产业链延伸,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型,走上了一条特色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特色+”,走出发展“新路径”

“今年收获的猫爪草刚运送到河北省安国药市、四川省莲花池药市、安徽省亳州药市就被抢购一空!”在四明镇法群家庭农场,负责人伍伟杰忍不住喜上眉梢。他向记者介绍,通过发展稻药种植模式,亩收益可过万元。依托射阳河水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四明镇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8000亩。稻虾、稻蟹、稻鳖、稻鸭、稻药等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已经初具规模。

产业特色化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四明镇的“立体种养”是我县农业主动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的典范。通过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一大批“益字号”农业品牌迅速“蹿红”。我县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扎实推进“1358”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一镇一园”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五有五高”现代农业园区等级创建,积极推广“稻田+”“苗木+”高效种养模式,扩大射阳大米、菊花、蚕桑等特色优势农业种植规模。

如今,我县已形成“南桑、北蒜、东渔、西粮、中蔬菜”的空间布局,拥有射阳大米、大闸蟹苗、西葫芦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苏菊、桃园家饰等“中国驰名商标”4个,获得“中国优质粳稻之乡”“中国蟹苗之乡”“中国平菇之乡”等10多项国字头称号,射阳白菊花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电商+”,拓展发展“新空间”

日前,在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举行的农民丰收节上,主播周婷婷仅用短短一个小时的现场直播,就让“谷投味道”牌射阳大米的生态米、虾田米和软香米等三款产品上架后不久就“秒空”,总计下单量接近10000单。射阳大米专场直播间人气高峰时达到4万+,摇身变为“新晋网红”。

搭乘“信息高铁”,农村市场一脚迈进现代化,融入全球市场。电商的蓬勃发展,让农业生产经营由“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的转变。近年来,我县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牵头,鼓励贫困户参与,开辟“企业+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整合资源,进行集约化、规模化订单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实现“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外形包装、统一网上销售”,形成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带动农民组团发展电商。据统计,2019年全县农产品网上销售突破30亿元。

昔日提篮叫卖,今朝上网营销。借助“互联网+”,跳出单一农业生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射阳加速形成。兴桥镇跃中村依托电商产业,让蜂蜜、土鸡蛋、五谷杂粮等土货“飞进”大中城市,大幅改善了村民生活;射阳经济开发区桃园村凭借田园风光和草编工艺成为“网红”,引来八方客人,带火了乡村旅游;新坍镇蔡娟家传的“蔡记”牛肉酱在星火创业公社的帮助下迅速在淘宝网上热卖,年增收4万多元;洋马镇的鹤乡菊海、四明镇的紫薇园、千秋镇的阳河湾等景点,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推广,游客成倍增加。

“智慧+”,迈开发展“新步伐”

仓廪实,则天下安。粮食生产始终是群众心头牵挂的大事。耕地面积207万亩,年产粮食130万吨,我县曾连续九年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名副其实的“吨粮县”。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加持。走进集展示、大数据、检测、产学研、培训于一体,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智能化、系统化智慧农业综合服务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只见这里已然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引擎”和“大脑”。在这里,用电脑监测农田,手机操控农事,坐在办公室即可种田、养殖。“您看这个屏幕,根据水温、PH值、溶解氧数据,自动控制增氧机、投料机。也可以通过监测水位进行节水灌溉,结合土壤的肥力进行精准施肥。”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道,我县的农业大数据平台紧扣国家数字乡村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融合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交通运输、公安等各项涉农数据,以GIS一张图的形式展现,涵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五个维度,实现了监管、服务双统一。

大数据的支撑为粮食种植提供了坚实保障,智慧农机更是让农民丰收“不再看天”。从无人机成为春耕备耕“植保神器”,到用北斗卫星导航操作无人收割机,再到以智慧麦作技术“引爆”粮食种植市场,我县“智慧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据统计,年初以来,全县新增大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高效植保机械、农业用北斗导航终端和稻麦复式播种机等重点环节农机具1117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