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09月22日

青春在田野绽放

———记千秋镇联合村农民王伟

阅读量:1188

本报记者 王明月 通讯员 宋叶

2013年成立联合村第一家家庭农场,2017年成立千秋镇海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土地800多亩和国产及进口农具30多台套,带动村里30多户贫困户就业,每年提供万亩以上农机作业服务……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靠着青春和热血在这片黄土地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路,他就是千秋镇联合村村民王伟。

在很多人看来,回家种地的想法并不明智,更何况是一个大学生,然而这个想法却已在王伟心里盘算了很多年。为此,他在读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专业。在校学习期间,他专注于农村经济的学习,时常回家查看庄稼长势;大学毕业前,他已经在老家承包了200亩地,开始了他的种地生涯。

已是9月中旬,农场田间绿油油一片。“水稻10月底就可以收获,这段时间,我每天到田里查看有无病虫害。收完水稻就要开始种麦子了,种子和肥料已经在筹备中。”王伟告诉记者。种地是门技术活,少一步、多一步都会对产量有影响。王伟的父母十多年前就陆续流转农田,在他们的指导下,王伟积累了丰富的种田经验,再加上不断参加家庭农场实用技术培训,如今的他对于科学种田很有心得。目前,王伟的农场每年水稻产量稳定在700公斤/亩以上,小麦产量在500公斤/亩以上。

2016年的秋天是令王伟难忘的。王伟告诉记者,这年秋天连续下雨,为了尽快把空茬地都播种完,他和村民日夜奋战在农田里。播种结束后,他配合种田户挖通墒头,常常忙到天黑才回家。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016年的农忙经历让王伟坚定了购置农机的决心。第二年,他成立千秋镇海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购置数台大中型拖拉机和耕、耙、旋、播、打药、水田平整、激光平整等一系列国产及进口农具30多台套,主要为临海农场等地的种植大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同时,他积极联系旋耕、收割等业务,由合作社统一调度大中型机具,帮助周边零散农户作业,带动周边10多名农机手共同致富。据悉,合作社每年作业面积达10000亩以上,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实现纯收入30万元。

王伟经常对家里有老弱病残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在农机作业收费时打折,超过70周岁的孤寡老人或土地不多的村民直接免费。“今后,我会继续珍惜每一次的培训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为千秋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王伟坚定地表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