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生活
2020年09月12日

老书记的“谚语”

● 邹德萍

阅读量:1853

怀念一个人,常常念着他的好、他的善、他的日常点点滴滴,甚至是某件简单却又难忘的事。每当关注“春雨惊春清谷天”时,我自然而然地会想起他,既是长者又是领导,还是精彩的农村“谚语的专家”。

岁月不居,光阴如梭。出了校门进农门,老家人高待我这个回乡青年,要我为乡亲们弄账理财,为庄上几十户人家服务。借此,我也有不少的机会参加乡里举行的相关会议,听过时任党委书记李铸九的讲话,让我受益匪浅,年以我不时记下最精彩的李式“农谚”。

一次冬训讲课,老书记在动员追施腊肥时是这样说的:“腊肥如筛糠,腊肥似参汤,腊肥能串墒。”三句话简洁明了易记,把腊肥的好处重要性就讲清楚了,这个印象特别的深。秋播现场会上,老书记强调挖墑沟的要求:“无墒挖一条,浅墒加一锹,深墒捞一捞,竖墒腰墑田头墑,墑墑通沟,雨过田干。”把怎么挖、什么标准、达到目的讲得一清二楚。那时栽秧“对六棵”,常规稻密植为主,他总结为“横六竖十三,准直不准弯,只要不倒,越浅越好。”“横六”就是一公尺内行距6棵,“竖十三”指一公尺株距13棵,都是包头包尾算的,精短四句话,把插秧的技术要领全部概括了,农民一听就懂。

过去棉花是乡村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打顶是一项时间性很紧的活。为此,每年乡里都要开广播会、现场会,李老书记总结出来几句话:“一心掐其中,上封下不封,行间一条缝,太阳晒当中,下部好透风。”棉花掐心打头的要求及规范一目了然。棉花“三找六净”时,便有了“一棵棉花转三转,一亩还拾二斤半”。扩种棉花时提出,“丈把长尺把宽,能种一行种一行,能栽一棵栽一棵。”对沿河沿路样板田,要做到田、路、沟十二面光,还要“内外一色,路边突出”。为了棉花抗旱保出苗,那个年代要大水漫灌,田里撑住脚就要及时松土不然会返碱冒盐硝,我的村里试验用三齿小爪子凿(方言足)棉花行子,老书记总结为:“深度一二三,准捉不准翻。”即棉花周围凿一寸,小行凿二寸,大行凿三寸,只能破地皮捉透气不能翻土,刚刚水漫过翻土伤了棉花根须就会死苗。

还有用人来打比方的“农谚”,也通俗形象好记,比如追了腊肥后起春时麦田打耙,要由南向北退步打,越冬麦苗正好起身抬头,褪去黄叶太阳晒到根部,李老书记是这样表述的,“好比一个人,蓬头垢面,先去剪个头,再去洗把澡,然后切盘熏烧肉,喝上二两酒,上下舒服,内外开心。”把麦田打耙的技术要点赋予雅俗之中,让人听了就忘不了,等等,都用群众语言,讲透通用技术。

几十年前,农民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有些专用术语更听不懂,而运用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群众觉得亲切自然,学得很快。就像用农药时,县里技术人员讲毎亩15毫升,农民问等于多少?过去都是一公斤玻璃瓶装,瓶子上有大刻度,农民就不晓得具体到喷雾器一桶水要倒多少农药了,村组干部就宣传为约一瓶盖半或两瓶盖子,群众一听就记住了。

“向群众学习语言,要甘当小学生,和群众打交道,必须把自己当群众。”只有“声入”没有“身入”者,是不会把话说到群众心里去的,群众也不会把你当自家人。这些精彩的朗朗上口的“农谚”俗语,都与老书记善于总结提练是分不开的,虽有时代烙印,但一样有智慧的光芒。现在每每想起“农谚”,就会想起心系“三农”的老书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