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07月09日

鼓励土地流转,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跃中村民“甩手掌柜”当得好滋润

阅读量:1659

本报记者 王中印 通讯员 刘颖

7月4日上午,63岁的兴桥镇跃中村村民王兴平心里非常高兴,因为这个月拿到3000元工资,比上个月多了近1000元。“原以为老了可以享享福,没想到一场大病让自己成了贫困户,还借了不少外债。”王兴平告诉记者,多亏村里建起集体农场,让他进去打零工。

王兴平所说的集体农场,就是该村打造的扶贫基地——跃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总部。该村党总支书记王瑞勇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村集体流转土地栽植高档黄桃树80亩,在林下散养特色家禽2000只左右,种植优质稻麦200亩,并于去年上线电商项目,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农场今年集体增收有望突破18万元。

曾经,村民固守传统耕作模式,加之土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制约跃中村经济发展。为此,该村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连片整理,承包给种植大户,实行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后,让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得以进一步扩大。现在,村里原有的79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王瑞勇告诉记者。

土地流转,不仅为村民带来增收新途径,也为该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繁荣发展经济提供了新渠道。在S226沿线,占地140亩的百余个甜瓜大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就是获得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会金奖的唐氏兄弟甜瓜合作社。该合作社利用本地土壤适宜栽植瓜果的优势,通过种植甜瓜等经济作物,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现在,一季甜瓜亩平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是种植小麦效益的近10倍。瓜期结束后,将田块全部深翻上水栽插水稻。下一步,我们计划探索稻虾等复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站在大棚旁,合作社负责人唐敦佐为记者算起了增收账:甜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亩甜瓜大棚用工约10个,每个工150元,一亩地可为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3000元左右。

目前,该村已初步形成“党支部+集体农场”“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把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有效克服过去一家一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弊端,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在该村,韭黄基地同样引人注目。经过前期小规模试种,该基地生产的韭黄品质优、口感好,倍受消费者欢迎,但因为种植面积少、市场议价能力低,好韭黄没有卖出好价格。“所以,我们今年就流转千余亩土地种植韭黄,同时还与跃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总部、农户等合作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提升韭黄市场竞争力,增加基地收益。”基地负责人王升国向记者介绍道,该基地与其他合作社、农户等开展合作种植,秉持互利共赢原则,统一价格包回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

如今,跃中村产业逐渐兴旺起来,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村民李桂芹主动把自家15亩田流转出去,到村里的一家合作社打工。她告诉记者:“不用种田还能收租,进合作社打工就能领工资,一年下来轻松挣5万元不说,还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不用再终年忙忙碌碌了。等有空,我们一家计划去大城市旅游呢!”李桂芹露出甜蜜的笑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