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0年06月20日

科技创新,为粮食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阅读量:1491

本报记者 张伟 成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一传统生产场景在射阳现已不多见。当下,麦地里、秧田里的人少了,机械多了;人力操作少了,智能化控制多了。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全县夏粮再获丰收,预计总产可达12.16亿斤,亩产较去年有所增幅;夏插水稻面积120万亩,目前已完成80%,进度比往年提高了20%。这得益于我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粮食生产装上‘智慧大脑’、插上‘腾飞翅膀’。”

探索“新作法”,春播春种用上“植保神器”

2月21日,在射阳经济开发区新立村的和宏家庭农场上空,一场“空中大戏”正在火热“上演”。一架满载药水的植保无人机先“腾空”后“盘旋”,“滑行”飞过一望无际的麦田,所到之处一层薄雾轻轻洒落,麦苗泛起层层“碧波”。从起飞、作业到降落,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就完成10亩小麦的化除防护作业。

当春耕与疫情“撞期”,防疫不碍春耕成为重中之重。无人机因拥有减少人员接触、防止疫情传播、效率高、节约成本等优势,成为当下我县开展农田春耕的“植保神器”。“我们直接购买的无人机植保公司的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更减少投资成本。农场2000多亩麦地,两三天就能喷好药水。”该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和宏介绍说。

机械化种植带来了高效率,网上咨询更让农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专业的种植服务。3月24日,合德镇的种田大户王春华走进自家的田地里,发现麦苗叶子泛黄。他立即打开手机中的“农技耘”APP,将问题输入“快速提问”栏目。5分钟后,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便给出回复:“麦苗发黄的原因有多种,请根据您农田的情况进行补救:第一种是低温导致的发黄,可以进行浇水、追肥;第二种是播种过早、基肥施得不足或基肥中含氮量低,可以追施尿素……”“您看这‘线上’解决问题多快!这多亏了农技中心的‘远程’指导。”王春华欣慰地对记者说。

无人播撒农药、在线技术指导……今年疫情笼罩的“春耕图”里,我县全力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作战新法”,共投入大型农业机械装备4456台套,其中智能化设备植保无人机、农用拖拉机无人驾驶终端等162台;借助广播、电视、‘12316’信息平台、手机微信推送等方式,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等,指导农户有序组织生产,缓解了疫情对春耕的不利影响,为夏粮丰产奠定了基础。

启用“新技术”,夏粮收割奔向“无人时代”

北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遥控、机械自动收割……6月4日上午,在射阳境内的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千亩麦田里,正浓情上演智慧麦作无人收割的动人场景。

操作人员事先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操作无人收割机进行打点(定位),确定无人收割机作业区域;随后在遥控器上设置好无人收割机的作业速率和运行数据,便只见无人收割机自行开启了“回”字形作业。与此同时,产量传感器测产系统直接将麦子质量数据传到监测中心。

“又是一个丰收年!”十几分钟后,看到无人收割机通过产量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负责管理这片试验田的临海农场十大队队长徐士忠兴奋极了,“受到疫情影响,再加上倒春寒的不利因素,今年春耕春种进程有所耽误。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智慧麦作技术试验田竟有这么好的收成。”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2500多亩地进行了智慧麦作技术实验,在播种、耕作、施肥用药等环节实施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对作物的长势实施监测,通过变量施肥实现精准施肥。这样一来,苗情就一下子转过来了。现在算来,每亩地能节约成本15%到20%,一亩地节约100元左右;产量提升了5%,大约125斤,每亩地增收250元。”徐士忠高兴地说。

智慧麦作技术是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在临海农场的一次有益实践。该科研团队针对麦作生产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通过麦田信息感知、麦作处方设计、作业路径规划、智能导航和无人作业的一体化,将小麦精准播种、精确施肥、精确施药、精确灌溉、精准收割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并利用数字化方式对麦田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升级。该公司总经理黄礼庆说:“现在农场种地不再‘看天’,而更依赖‘天眼地网’搜集到的大数据。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新样板。”

追求“高大上”,科技溯源保障“舌尖安全”

日前,南京市新街口居民王大爷收到了苏宁易购云店寄来的“苏鲜生射阳大米”。刚刚学会网购的他看到了云店上有了家乡射阳的品牌大米,便参与团购抢了几包优惠价的大米。“你扫一扫这个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米是在射阳县哪块地里生产的、打了几次药、什么时候收割的,保准是安全健康的大米。”

6月18日,走进射阳大米集团射阳大米产业园内,联排成栋的高标准厂房、先进的智能化设备、现代高端的科研楼等让人眼前一亮,不禁为如此“高大上”的农业产业园区“点赞”。在智能包装车间,精准操作的机器人手臂抓住了记者的眼球:纤细的触手牢牢地“抓”起包装好的成品大米,再旋转方位将大米放在装卸平台,循环往复,充满着节奏韵律。“别看它个头不大,功率可不小呢,这一个机器人手臂抵得上3名工人,初步测算下来每年可以节省人工成本100万元左右。”看到记者的好奇,集团总经理徐苏阳介绍,成品米经过装袋、封箱、仓储,整个环节只经过两到三人之手,总共用时还不到1分钟。

在烘干车间内,记者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只有联排陈列高耸的烘干设备按照操作人员设定的程序“吞吐”着粮食。“我们采用行业领先的日本三久烘干机以及美国捷赛烘干塔设备,在烘干过程中使用天然气供热,以达到高效、环保的目标。”徐苏阳对公司的生产优势自信满满。

而这些烘干、包装等生产环节也实时显示在公司的控制中心室的大屏幕上。通过实时监控,“一粒米”的“诞生记”被全程记录下来。在控制中心室,集团董事长戴誉有指着LED大屏向记者介绍道:“130多个‘监控设备’覆盖了公司在全县的生产基地、物流仓储、加工生产每个环节。在标准化生产可溯源系统建设方面,我们处于同行领先地位。集团通过对生产全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在每一个包装上都有可溯源码、二维码、条形码,确保每一粒米都有记录,让消费者购买放心,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