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明风
2020年05月20日

陈景飞:情系失独老人

阅读量:887

本报通讯员 陈雪峰 陶秋凤

日前,“江苏好人”、海通镇射北村村民陈景飞来到村里的八百亩林地。这里生长着直杆榆、三角枫、女贞等二三十个品种的树苗。和往常一样,陈景飞走在林间的土路上,一路走一路察看树苗长势。

不远处的林子里,当地村民陈礼芳老人正在割草。陈景飞快步走上前去,拿起镰刀,帮着陈礼芳割草:“陈奶奶,累不累啊!”

陈礼芳爽朗地笑着:“不累!把这些杂草除了,树苗能长得更好些。我家有30只鹅,割下的草带回家喂鹅。这种大叶子草,鹅很爱吃,好得很!”

陈景飞告诉笔者:“这片地原来是滩涂,盐碱大,种庄稼收成一般,一年一亩地能有五六百元收入就很好了。现在我们把这片地流转出去,与一家公司签了协议搞苗木培植。一亩地农民一年有1000元土地流转收入。需要除草、修剪什么的,就请村民来帮工,一天工钱100元,能为村民增收不少呢。”

从林地出来,陈景飞来到射北大沟边,3名工人正站在岸边,双手拿着长长的竹竿,打捞河里的水草和杂物。陈景飞观察了一会对工人说:“把杂物和一些杂草捞出来,留一些水草在河里,对鱼的生长有好处。”

其实,陈景飞回到农村工作时间不长。1984年出生的他,2002年入伍,多次获得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三等功。2018年退役后,陈景飞在山东济宁自主创业,与几名战友投资办厂,年产值2000多万元,有直营实体店40多家,带动40多名退伍军人创业。期间,陈景飞和战友们慰问部队,慰问抗战老兵430余人,还经常去济宁当地的五保老人家里慰问,为他们送一些生活必需品。

不久前,陈景飞的父亲去世,陈景飞反复考虑后决定回到家乡,一来照顾年迈的母亲,二来为家乡建设出把力。

临近中午11时,陈景飞带着笔者来到县城人民东路边的一个普通民居,主人戴奶奶乐呵呵地开门迎接。射阳义工之家负责人黄正宝和几位志愿者提着几包东西也来了。

戴奶奶是失独老人。多年来,射阳义工之家的志愿者每个月都要到戴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烧饭,陪老人聊天。陈景飞说:“戴奶奶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安慰,所以我们上门看看老人,帮助做点事,一起吃个饭,老人就会非常高兴。”这天,陈景飞和几位志愿者约好了一起到戴奶奶家包饺子。因为疫情,陈景飞和志愿者有一段时间没有到戴奶奶家了,这次上门包饺子也算是一次大团圆。

一群“儿女”涌进戴奶奶家里,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戴奶奶乐呵呵地要倒水招呼这些“儿女”,却被陈景飞拉住:“戴奶奶,你坐啊,和我们说说话就行。”理发师王晓梅拿出工具:“戴奶奶,你坐下,我帮你理理发剪剪指甲泡泡脚。”戴奶奶高兴地答道:“好。”

两位志愿者开始打扫卫生,陈景飞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包饺子,半小时后,白胖胖的韭菜肉馅饺子摆满桌面。

第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刚理完发的戴奶奶很精神,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陈景飞说:“味道怎么样?”

“不咸不淡,味道很好。你也吃啊。”戴奶奶对陈景飞说,“听说你被评为‘江苏好人’,真好。到武汉送抗疫物资一路都蛮顺利的吧?说给我听听。”陈景飞笑笑答道:“你先吃,锅里还下着饺子呢。”然后向戴奶奶“汇报”武汉之行的经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为党员的陈景飞萌发了为国家分忧、为社会奉献的念头,与战友们在微信群里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捐资购买物资支援抗疫。1月29日上午购得第一批物资:300桶4升装的医用酒精、100个肩式喷雾器、数千只口罩等。当天,向有关部门报备后,陈景飞与战友开着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从山东送到武汉,完成交接,连夜返回。隔离期间,陈景飞又委托战友采购口罩、酒精等物资,捐赠给当地部分单位和社区。从出发到武汉,然后返回射阳,整整40个小时,陈景飞他们连续奔波2000多公里。回家的路上,陈景飞打电话给居委会,告知自己从武汉回来的相关情况。

“回来后隔离了14天,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关心,每天测两次体温,还经常送来生活必需品,心里感到暖暖的。”陈景飞告诉戴奶奶。“那个时候能往第一线冲,不简单!”戴奶奶连连夸赞。这让陈景飞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没什么,只是做了一点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正说着,在厨房里下着饺子的一位志愿者大声说道:“戴奶奶,我们志愿者里有一位河南大姐,下次包饺子让她和面擀皮,比在街上买的饺皮有筋道,味道更好。”戴奶奶更开心了:“你们包的饺子味道好,好得直往心里钻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