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20年05月19日

见报遇故知

阅读量:1696

李健

抗疫蜗居期间,无所事事。为打发时间,整理装订55年的日记,接着整理发表文稿的样报样刊。

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人生就是一个“缘”字。一旦翻到样报的同版上有熟悉的作者,油然而生惊喜。发表的时候因为在岗时忙,没认真看样报的其他文章,现在突然见到,觉得好亲切,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这是1986年1月27日《精神文明报》,我的一篇通讯《糊涂郎不懂法失足堕法网明白女识大体爱情化春雨》,刊登在3版的右上部,右下是同县袁万祥的文章,记得是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一首长诗。袁同志,我没见过他的面,心里却把他看着是文友,据说他已去世多年,心中甚是伤感。再看这份《新疆科技报》,我的一篇来信《无尘粉笔何时到课堂》,登在版面的左下方。来信右手边竟是同县的黄姓青年的《包装浪费面面观》。2015年8月4日的盐阜大众报B3版,右下是我的散文《永远的珍藏》,右上是我县老新闻工作者的散文《夕阳舞韵》发在2014年4月14日盐阜大众报B3版麋鹿专版,同版有李秋生同志的《走进北京798艺术区》。这版还有我的海通初中老校友、县委宣传部的老领导李志勇的散文《毛虾》。我真有点惊喜不已。

翻看县报,遇到的熟人朋友自然不在少数。略举几例吧。1998年5月5日我的《蛋碗》与海通初中老校友、原县人大副主任杜渺同志的《骑车下乡》相遇;2002年的12月27日,校园传真中发了我的《海通中心学校龙头作用凸现》,与我的射中同学张必武老师不期而遇,他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教学中教师“冷”处理艺术举隅》也在此版。2019年10月14日射阳日报三版发了我的《住房的变迁》一文,上方有同县江正的《“彩虹”座座靓鹤乡》一文。江同志,见文如面。他原本在县文化馆工作。1974年到海通搞宣传节目的创作。当时我在一所小学工作,被公社党委抽用,与另一位教师以及南坎大队的徐姓知青组成编创组。文化馆还指派了创作员裴艺元同志加入编创,主要任务是拿几个文艺节目的脚本,宣传海通干群的不屈不挠抗击雹灾的事迹。我写的打鼓说唱词,江正与裴艺元共同创作小戏脚本,我们由此相识。江同志比我大十多岁吧,现在八十多了,还在写文章,让我敬佩不已。近些日子我的文章又有幸与江同志的文章同版。前几天我的《宅家难得闲》在《射阳日报》见报,江同志在他的《最美“逆行者”》中说,他已86岁,但耳不聋眼不花,拿起笔杆子赞颂冲锋在一线的英雄们。多朴实真诚的语言,多了不起的老同志,怎不让人由衷敬佩、极受鼓舞。

人与人,在生活中相识,是缘;在共事中相知,是缘;在报刊上相遇,也是缘。如果报刊上相遇的,又是以前的相识、相知,不免勾起以前相交的往事,心头会涌起一种特别的情愫,别有一番情趣,别有一番滋味,回味隽永,难以忘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