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文苑
2020年01月11日

古诗词中春节乐

阅读量:2091

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从古到今,一些文人雅士在春节之时都免不了诗兴大发,对春节的民间风俗进行了记述,既丰富了我国传统的春节文化,又为后人留下了富贵的文学财富,今日读来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欢乐、祥和。

腊月二十三,人称“小年”,是春节的前奏。而祭灶,则是小年的主题,为的是送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收有12岁的谢学墉写的《送灶》一诗,对此做了淋漓尽致地描绘:“忽闻爆竹乱书声,香黍盛盘酒正盈。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糖。”民间有人作的《灶君谣》一诗,对人们祭灶的初衷更是表白得一清二楚:“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言的且莫言。”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春节,称为“扫尘”或“除残”,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明代袁宏道所撰的《岁时纪异》中就记载说:“﹝十二月﹞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清代文人蔡云看到家人和邻居扫尘,便以《吴歈》为题对这一民俗进行了描写:“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四句诗除对扫尘进行记述外,还流露出扫尘后的喜悦。

春联,古称“桃符”。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被人誉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著名散文家王安石,眼见人们欢度新年的喜庆,以《元旦》为题拈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短短四句,明丽欢快的诗句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生动地反映出诗人致力改革的坚定信心,读起来给人一种宏大的气势,不愧为千古绝唱。人们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或在窗户上贴上窗花,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放爆竹,作为民间春节时的一项习俗,最早是为了驱吓危害人的山魈,用来避邪祛灾。这一点从宋代诗人刘敞的《爆竹》一诗中可以看到:“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而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除夕》则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这就是说,除夕之夜,人们除燃放爆竹以外,还要“团坐守岁”。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而唐朝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年节时云:“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不过,由于旧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很难登门遍访,即使登门有时也见不到友人,因此大多采用名帖投贺。即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送往友人之家,这种卡片称为“飞帖”或“名刺”。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就记载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明代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则以《贺年》一诗对此进行记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今人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总之,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其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甚至许多海外华人聚居地,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袁文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