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走鹤乡
2019年12月03日

吹响“创业富民”冲锋号

———记退役军人、盐城市“创业之星”季延红

阅读量:1121

本报通讯员 张同祥

11月13日,在盐城市2019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中,通过项目考核、现场演讲等环节的角逐,临海镇退役军人季延红最终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盐城市创业之星”称号。

光荣而神圣的革命军人,脱下军装成为退伍军人,照样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大潮中不可多得的力量,书写着崭新的人生新篇章,季延红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46岁的季延红,现任临海镇八大家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助理、长旺畜禽养殖合作社副社长。由于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季延红为人诚实,谦虚做事,入伍前夕,病重的父亲告诫他:“到部队要好好干,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2日,季延红光荣入伍,来到南海舰队广东湛江基地。他努力学习,工作积极上进,凡事争取做得最好,绝不让领导战友操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在部队年年获嘉奖,并于1993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加努力工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坚定自己一生跟党走的决心。

由于在部队受过多次表彰,1995年12月,他退伍回乡后被分配在八大家油化厂工作,当上一名机修工。两年后工厂破产倒闭,下岗后,他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创业之初风险无处不在,由于当时缺资金缺技术,他走了不少弯路。“困难面前无军人、军人面前无困难”,这句耳熟能详的军营口号就像响亮的军号,激励着他向新的阵地冲锋。在部队几年的生活造就了他不服输的钉子精神,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2002年,他在本镇同胜村租下废油脂厂,筹集资金,建起了鸡舍,开始养殖蛋鸡。由于刚开始搞养殖,缺乏经验,饲料、防疫、销售等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他,第一年不但未赚钱还亏损6000多元。经历不少挫折后,他逐渐成熟起来,养殖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并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

风风雨雨十几年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增加人手。2006年以来,他收留了残疾人季兵夫妇和邻村低收入农户汪学艾在鸡场做事。因为季兵夫妇俩干不了重活,就让他们在鸡场看看大门打扫打扫卫生,同时也做些诸如捡鸡蛋等力所能及的轻巧活。平时供他俩吃住,有病帮他们治疗,一年四季帮他们购买衣物,还特地在银行帮他们办了个存折卡,每年年底,会在存折卡上存上2万元,让他们安度晚年,无后顾之忧。季延红夫妇十几年如一日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受到了周边邻居们的一致好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如今他的蛋鸡养殖规模已经扩大至16000羽,总投资达150万元,正常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2018年4月,因各方面表现优异,他顺利通过盐城市退役士兵安置计划考核,成功应聘至八大家居委会任书记助理。角色的转变让他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上任后,居委会书记吕胜祥就与他一同探讨养殖肉鸡项目,走公司加农户、党员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致富的设想,他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目前已经成功利用国家扶贫基金160余万元,建起了7栋自动化肉鸡养殖大棚。由于居民首次接触养殖肉鸡的这一行业,都不敢盲目投资,7个鸡棚曾一度无人问津。季延红知道他们还有畏惧心理,就主动带头承包两幢,并向大家保证只要按要求养殖,控制好温度、湿度,做好各项防疫消毒工作,就一定能够养殖成功,真心付出就一定有个可观的回报。果然,没几天7幢鸡舍全部承包了出去,目前,已经成功出栏3批次优质肉鸡,每幢每批次纯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成功带动周边20多家困难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期间专门成立了防疫队、卸料队、抓鸡队等,解决了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这些人每人每年在鸡场都有4万元以上的收入,并使该居委会的畜禽养殖走上了规模化发展、商品化经营、电商化销售之路。

退伍不褪色,致富不忘本。多年来,季延红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在自主创业的同时,积极帮助众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