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12月03日

新闻界的常青树

———记最美赤子、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

阅读量:1963

本报记者 葛静漪

他兼任7所大学8个专业的教授,以擅长调查研究闻名于知识界,是很多重要改革现象的发现者与传播者,是中国智囊型记者代表人物;他曾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曾20多次随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基层考察调研,并圆满完成任务;他先后出版《大转折的瞬间》、《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中国边疆探秘》、《盐阜家谱》等20余部专著……他叫李锦,《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记者。

“家乡是游子最深的情结,身为生活在外地的射阳人,不管离家多远、在外多久,我是射阳人永远不会改变。每次回来,总是有不一样的感受。此次获评‘最美赤子’,我感到非常荣幸,射阳在外的游子有很多,许多人对家乡的贡献比我大,非常感谢家乡人民一直记得我。”11月29日上午,刚刚获评“最美赤子”的李锦,不远千里回到故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说起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1952年出生的李锦是个地地道道的射阳人。18岁那年,他离开射阳去当兵,一路往北,来到了山东,殊不知这一选择也开启了他另一番精彩人生路。

“当时在部队,我干的是饲养员,平时事情做完了,我就喜欢写写东西,主要写的是评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得写就自己挖空心思找主题写,写着写着就有一些文稿见报了,于是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走上了新闻这条路。”李锦笑着说道。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李锦还是一名刚进入新华社山东分社两年的年轻记者。从那时起,通过调查报道为改革开放发声,成了他的职业习惯。而今,他虽已年过花甲,但这一习惯仍在延续。

他总是走在时代前列,也总能沉入最基层的社会实际中。他从乡下归来总能带回来自群众实践的新情况以及自己的新见解。群众称赞他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新闻学者范敬宜如此评价他:“他能够学会用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学者的头脑来思考,史学家的立足点来回顾,用新闻文字与照片来表达,有不少独到见解。”

他长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进一线,所写“思路型”调查被39位政治局委员批示。最有影响的是《鲁西北棉花大丰收》、《棉花县长散传单》,为1981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采用,曾被视为“新闻界的新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李锦连续5年在农村调查家庭联产承包,每年下农村调研300天以上。他蹬着自行车到山东聊城棉花主要产区,用算盘算出农民收入“10239元”。新华社发了传真照片,由他提出的“万元户”的叫法响遍全国。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落实期间,李锦调查和报道30多个不同类型“承包到户”的典型,多是当时媒体中最早报道的。从1978年10月报纸开始恢复个人署名,到1984年10月全国首次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时,《人民日报》采用他的照片与文章99篇,是全国记者第一名,被称为“农村改革标志性记者”。

他本人还曾被邓小平评价“对农村改革有发言权”。

“都说搞调查研究很艰苦,但我并不觉得苦。平均每年都有200多天在农村、企业调研,仅在兴福镇(山东博兴)的调查,我前后就去了十多次,最长的一次住了28天。几乎每年都会抽出五六十天住在一个村或一个企业,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体察民情、研究民意。这些都是我的创作素材与灵感来源。”提及创作经历,李锦侃侃而谈。

40年来,他一直追赶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今,67岁的李锦已经退休7年了,但每天仍忙得像个小伙子。2016年,他写了360篇国企改革评论,除有几天因山上没信号无法发出外,雷打不动每天一篇。党的十九大后,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出版了《国企改革策》《中国力量》《中国农村的40个春节》《见证中国改革40年》4本著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现在大家都在说‘保持初心’,在我看来,这个初心就是‘赤子之心’,是永远不能变的。年轻人一定要瞄准一个目标,踏踏实实地做下去,能够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很不简单了。”采访的最后,李锦表示,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返乡,看到射阳如今的蓬勃发展,由衷地感到欣慰,虽然自己身居外地,但无时无刻不牵挂并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希望射阳明天发展更加美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