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乡土
2019年11月30日

利用水流等鱼入“瓮”

邹德萍

阅读量:1609

我的家乡,在苏北灌溉总渠南侧、射阳河北边,门前有条不大不小的八丈河,虽不是水乡,但从不缺水,不远处有条干渠,专门把总渠的洪泽湖淡水引进田野的沟沟渠渠,无论走在家乡何处,空气中都弥漫着独有的湖水气息。有水就有鱼,这话不假,从我记事起,我对鱼及捕鱼的印象是很深刻的,见识并参与了多种捕鱼方式,之中都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最让我钦佩的是农人们利用水的自然流向,不用费劲劳神,让鱼儿乖乖入“瓮”。乡亲们说这叫“淌鱼”。

家乡这地方黄海淤积带地面真高平均只有1米左右,最低的地面仅0.7米,人们利用自然水位落差,在渠上造了几道腰闸,用于调节水位,按照人的意志计划性地把水引进干渠,再进支渠,流入水渠,然后拖锹放水,总渠水自流灌溉农田成为家乡独有一景。总渠的鱼很多,鱼随水来,人们发现并掌握这个规律,就在进水口或排水口处,用泥土垒成土坝,低于水位10来公分,坝下方不少于30公分处,用网、竹(柳)篮子或芦苇帘子埋入坝内,用硬泥塞紧缝隙,铺几根芦柴、蒲草或小树枝,再用小树棍或锹锨支撑托起网、篮、帘等。一切就绪后,就等着顺流而下的鱼自然入“瓮”。鱼一旦发觉误入歧途,都会四处突围,几经努力无果后,只得听天由命。为了防止鱼儿窜跳蹦跶逃跑,农人还在淌鱼具的上方,用柴草或多余的柴帘子等物盖起渔具三分之二,留下尺把高活动空间,这样鱼就很难逃走。白天人们等到的多数是小鱼,到了夜里,放松警惕的大点鱼会成群结队争先恐后的随流而下。第二天淌鱼人会眉开眼笑地收取囊中之物,全家即可美美地吃上一顿“鲜鱼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