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社会
2019年10月12日

汤如珍:党员里的学习先锋

阅读量:743

本报记者 王明月

近日,记者来到射阳经济开发区采访建国前老党员汤如珍。91岁的老人刚刚坐长途车从外地回来,脸上却不见丝毫疲惫。

“您是什么时候入党的?”

“我是1946年4月在凤凰乡入的党,那时候条件不好,家里孩子多,还受国民党和地主压迫,吃饭都成问题。”汤如珍为了这一简单的愿望就这样入了党,入党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我不识字,入了党之后,他们开会,我就拿着个小本子跟着他们学习,哪里不会的党员们都很热心帮我解答。久而久之,我学会了很多字,看懂了党章,更明白了身为党员的重任。”

识字和家里条件好转让这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年轻女性变得自信起来。“土地改革后,大家推荐我做了妇女委员,主要做一些土改相关工作,帮助把田地分给各家,并协调分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汤如珍说,他们村当时分田很顺利,基本没有什么矛盾;有什么矛盾她出面就能调解,大家对她很信服。

分田过后,就是分房,分地主的房。“那时候我也负责这一块,这件事说简单简单,说难也很难。”汤如珍说,说起来,这也算是个“好差”,但地主的房屋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能保证每个人分到的都差不多,这里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最后,汤如珍把最好的三间堂屋分给了金德银家,旁人问起,她就说:“他家是外来户,孩子也多,条件也不好,让他们住好点。”村民们都没有异议。

最好的房子分完了,汤如珍却为自家选了两间小屋,有一面屋子还塌了半边。“没想过要为自家做什么,只想着快点把政策落实下去。”自家分了破屋子,汤如珍却并不觉得可惜,“房子都是根据每家情况分的,如果有一个例外,那么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根据我家的情况分这个就很适合,家里人也支持,两间小屋收拾一下还是很齐整的,房子不要大,够住就行。”

当妇女委员几十年,汤如珍一直谨守党员本分,把政策一步步落实下去,不多说一句话,但也不少做一件事,多次受过领导表扬。“大家很喜欢我,退休的时候,乡亲们又推荐我当了妇女队长,我不敢怠慢,工作上更努力了。”

这样一个沉默寡言,一生都没和别人红过脸的女党员骨子里却极为坚强。“退休那段时间,我的老伴走了,很突然,我就一个人带着7个孩子生活,孩子一个个成家,慢慢地也熬了过来。以前觉得艰难,现在想想,时间过得还挺快。”说这件事的时候,汤如珍脸上带着怀念,“一个人的时候也想他,但是事情太多了,做不完的事,别人一听都感觉我不容易,但我习惯了反而觉得不算什么了。”

对丈夫的离去,话少的汤如珍在孩子们面前几乎不提,只是对孩子们的教育更重视了。“过去我很少在家,教育也教育,但是说不了几句话。”汤如珍没念过什么书,她就只经常教导子女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做就做力争上游的人,“入了党后,我越发认为念书是件极重要的事,没有文化寸步难行,所以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不说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他们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更优秀。”

“您对青年党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还是那句话吧,好好读书,要一直进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看书,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精神。书上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我更要约束自己,保持先进性,时刻发挥模范作用。”汤如珍说,虽然年纪大了,自己也不经常回来,但只要在家,有党员活动她必定要过去。“与时俱进嘛,不参加党员活动,我对党当下关注的话题就有缺失,不太喜欢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虽然现在去哪都不太方便,但只要我能去一日,我就一定去,风雨无阻。”

用纤细的身躯扛起家庭重担,担负党员责任,谨记服务人民,汤如珍几十年如一日,发挥着建国前老党员的模范作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