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社会
2019年08月17日

于德:默默无闻的“警卫员”

本报记者 成杰

阅读量:2222

历史长河滚滚,每个个体都是其中的一滴水,每一滴都能折射出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于德便是其中之一,曾经在战火纷飞中奔走的他,又让我们直面了那段尘封的过往。

今年91岁高龄的于德是合德镇下圩居委会人,1947年4月入党,1949年2月参军,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支前运动、解放海南岛战役,退役后回乡做群众工作。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于德家中拜访。他谈起往事之时,有些已经记忆不清,但是他从随身放着的一个包裹内找出了“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件——一本党员证、两个勋章、一本政府抚恤证、一份50年代党员思想汇报书复印件、几张家庭成员的合影照片。一本本红色的证件仿佛在诉说着老人的故事,一张张照片讲述着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销声匿迹”于硝烟战场

 

“1947年,同村的村干部王学云、顾保成找我谈话好多次,介绍我入党。那时候年轻,也不懂什么叫党员。后来,参加反‘扫荡’(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对其部队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扫荡),又去打‘淮海’;解放后又参加海南岛解放战役……”于德断断续续地、平静淡然地讲述了自己前后参加的大小战役,言语中丝毫没有提及硝烟战火。

淮海战役是一次大兵团持续的大规模决战,其所需人力、物力的数量极其巨大,中共中央为此实行“耕战互助”的方针,组织后方群众提供军需物资作为后勤保障。据村组工作人员介绍,在淮海战役中,于德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发动群众,印发宣传单,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搞支前运动,送物资、护送伤员。

据于德回忆,1949年2月,他到广东参军做通讯科科长的警卫员。

“那时我就跟着戴科长,与科长睡一个房间,科长去哪里我就去哪里。那时,我还配有盒子枪。跟着戴科长从广东中山市又到广州市。”一直就是在通讯科科长身边的他没办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如同“销声匿迹”。家人一度也认为他已经牺牲,每年都祭奠他。直到海南岛解放战争胜利,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后,他才回到了家乡。

 

乐而不疲奔走在乡野

 

1956年前后,于德退伍回乡,先后担任民兵营长、民调主任、生产队长等,期间还担任乡村通讯员。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地方间的通讯全靠人工,期间通讯员就十分重要。“那时候送信都靠人,每个通讯员分管一个片区,差一点的步行,好一点的骑自行车。当时我们合兴乡的新余、耦耕、解放、友爱、下圩5个大队都归我管。乡里有什么通知,生产大队什么情况,上传下达都靠我了。”于德向记者介绍工作时如是说。

“那时我父亲还做过生产队大田里农科队队长,搞种植研究。这个农科队就是现在的农技专家,他们就划出一块土地,实验长庄稼,改良盐碱土地,改良粮食种子。”于德的大儿子于永标回忆起父亲的工作时自豪地说。

在那段艰难的集体经济时期,村内水利工程项目、生产种植经营都是生产队的农户集体参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免不了有些人“磨洋工”“搭便车”。在这种时期,生产队队长的作风显得尤为重要。“我父亲是队长,无论做什么都带头。挑河(疏浚河道)、平田什么的都自己带头。早上天不亮,就到生产队大田里去。那时,家家穷,我们家人口多,子女饭都吃不饱,我父亲也不会多占大队一分钱。”于永标告诉记者。

 

家庭和睦邻里典范

 

“这是我母亲七十岁生日时照的相片。这张是母亲八十岁拍的照片。”于永标指着照片向记者一一介绍老人保留的相片。一张张定格的照片向众人展示出这个大家庭的和睦兴旺。

九十多岁高龄的于德现如今身体行动不便,常年只能卧床。他的四个儿子都协商轮流赡养老人,劝老人安度晚年。如今,老人生活医疗都不用愁,子女尽孝,还有重孙辈在膝下陪伴,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受父亲影响,我们家里四个兄弟,五个姊妹,从来不会有什么纷争。这在现在人家是少有的。没有父亲以前吃的苦,哪里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于永标感叹道。

受于德影响,于家子弟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德的三儿子于先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于先华的儿子也积极入伍服了兵役。光荣与使命就如此一代代传承,继续书写红色传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