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19年08月12日

家的嬗变

阅读量:905

江正

我的家乡是苏北里下河地区黄海边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自我记事时起,我家住的是芦柴搭建的一间戳在地上的丁头舍子,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1957年8月,我在这里走出小渔村。

母亲常对我说,自我的祖父那辈起,我家就没盖过房。这间柴草房还是祖父传下来的,占地约20多平方米,既狭窄又拥挤不说,遇到风雨交加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屋内小下雨,三、五年要重盖一次。一个土灶占去屋内四分之一。每当生火做饭,满屋烟雾弥漫,呛得家人直咳嗽,父亲患上咳喘病。家人埋怨说:这房子,还不如烧砖瓦的窑洞。

母亲说,要是能有风不透雨不漏的大点房子就好了。但在那缺吃少穿、生活困难的年代,盖房子仅是梦想。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到了60年代中期,初中毕业的我,因家寒,辍学当上小学教师,月工资只有26.5元。然而,住的还是那芦柴搭建的小丁头舍子。

70年代初,我被调到县城文化馆任副馆长。一年后,萌生从小渔村迁居到镇上的想法,得到家人、父老乡亲及村干部的全力支持。不到5个月,建成了泥墙稻草盖的三间60多平方米的新居。同时,在门前东南角又砌个小厨房。搬进新居那天,前来祝贺的乡亲和父母笑得合不拢嘴,母亲拉着乡亲们的手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的日子一天一天地好起来,就像‘糠箩跳进了米箩啦’,全亏他……”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乡亲们齐声说:“毛主席领导的好呀!”

可是,刚过5年,一场强台风把屋上盖的稻草刮得面目全非,一根短桁条不偏不倚落在母亲头上,老人家不幸与世长辞,一家人悲痛欲绝。

1979年,我在木材公司买了三间房的木料,有了木料,运输还是个大问题。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县城到乡镇,汽车来往只有一条坎坷不平的沙石路;镇到村都是3至4米宽的泥路。我求哥哥拜姐姐,找到远房表弟一台小拖拉机运建房材料。一路上,拖拉机歪歪扭扭、分几次搬上搬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整天工夫,终于把建筑材料运到家。随即老村长帮我请来本村十几名各类建筑房屋的工匠,不到半个月时间,一座三间红砖青瓦新居就建成。新房落成的那天,老村长请来村业余文艺宣传队,鞭炮声声,锣鼓喧天。老村长挥挥手说:“父老乡亲们,这幢新居的建成,为我们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来年——”一位胖大嫂抢着说:“来年再砌就砌三层楼房!”惹得众人拍手叫好。

1985年,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村好多人家真的盖上楼房,实现几代人没有实现的梦想。

1989年6月,我父亲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驾鹤西去。同年9月,我被调到县交通局任工会主席,单位分给我60平方米两室一厅集体宿舍,家不像家。那些年,城乡融合,农民纷纷到城里打工,老伴孩子也随着潮流到县城,结束两地分居生活。但各家生火做饭用煤油炉,烟雾弥漫,乌烟瘴气,职工们怨声载道。

直到2003年,卖给我一套房改房,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还有一小间书房,总面积达130平方米。住进这宽敞亮堂的房子,我当时感到心满意足。可是,儿子、儿媳却又有新打算。2013年,儿子又买了商品房,150多平方米,电梯直到家门口,儿子、儿媳还“逼”着我们同他们一起住,说对老人有个照应。

新房子装饰美观大方,新式家具、冰箱空调、电视电脑等应有尽有,烧的天然气,吃的长江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要想出门,汽车一跨”的“共产主义”生活。

如今,我已85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亲历见证了解放前无家可归,到新中国成立后从芦柴房、泥墙房到砖瓦房再到电梯房的过程。

人们说,家就是房子,我们伟大祖国在日新月异地变,我们家也在跟着变,变得越来越美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