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射阳河
2019年06月17日

我是红三连的兵

阅读量:1230

许佳文 周德庆

我服役时的连队是原一师二团三连。这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连队,主要骨干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红三连是全军最老的连队之一,可以说解放军经历过的重大事件,她都经历过。

退伍后,我时常梦里回红三连。最近如愿以偿,我们退伍老兵应邀回原部队进行参观。哦,我们的红三连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到三连的那天,指导员赵志军正要去开会,他递过来一本连队花名册,让我先翻翻。我发现,兵员的数量压缩近十分之一,素质却有了很大的提升;过去初中生就是连队的稀缺资源,而今高中生成了连队的“主力军”,占到53%,还有不少是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学历最高的当数副指导员赵志升,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前两天刚提拔到三营八连当了连长。

听前辈们介绍,红三连刚组建的时候,战士们几乎大字不识一个,他们边打仗边学识字,凭着这种刻苦自学的精神,他们甩掉“文盲”的帽子,有的甚至还成了军事学院高材生。

“毛主席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更要靠平时抓紧学习和研究。”赵志军感慨万分。

红三连所在团老首长左智民告诉我,部队第一次住上营房是在完成解放大西北和青海剿匪任务后。红三连刚到青海省化隆县时,有的排住在破庙里,有的班住在老乡家,直到1952年才住进了在军阀马步芳部队营房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宿舍,团里还建起澡堂。

1978年春天我当兵时,红三连已随团移防到杭州西郊。营房是50年代苏式的红砖黑瓦带走廊的平房,生活条件也基本具备。只是洗漱池建在外面,碰到下雨天就不怎么方便,还经常停水。我们一个排挤在一间房里,冬天还好说,夏天就不太好过:房间犹如蒸笼,吱吱作响的老式吊扇将20多个小伙子的汗臭味搅来搅去……

“我们现在住的是楼房,比广告上的‘排屋’还要漂亮。”红三连文书、一级士官何炎领着我参观:一楼是会议室、接待室和淋浴室,二、三、四楼是荣誉室和官兵宿舍,五楼是电化教室和网络教室,每层都有卫生间、洗漱池,最上面还有晒衣房……真是今非昔比。

“我们部队是由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发展起来的红色武装,我们连队是由红军骨干组建而成的,大刀、长矛、土铳就是战胜敌人的最好武器……”在红三连荣誉室里,一班列兵王杰祥讲解起来滔滔不绝。

这一切再熟悉不过了:我入伍后,三八大盖早已交地方民兵使用,我们用的半自动步枪有三四公斤重,上面有一把能折叠的刺刀;后来,有了自动步枪,有了40火箭筒,有了微型冲锋枪,有了60炮,有了单兵火箭,但步兵行动还是靠双腿,当时团里运输主要靠骡马。

骡马化、摩托化之后是机械化,步兵老大哥从此告别靠两条腿走路的历史,插上钢铁翅膀,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变化。1996年,红三连所在部队奉命赴闽参加“联合965”三军作战演习,全连数辆东风牌卡车,以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沿国道推进,提前数小时进入指定区域。连队配备装甲输送车后,行军速度一日千里……

回访红三连,让我重温连队生活,了解了连队的成长足迹。当战友们把军人最高的礼节送给我时,我这个脱下军装的红三连老兵,也高高地抬起右臂,向着军营、向着战友敬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