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乡土
2019年06月15日

麦穗的记忆

阅读量:1196

陆军

公路上大型收割机又开始进进出出,我就知道小麦收割季节又开始了。过去,每当收割机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就会早早地把镰刀磨好,并把麻篮、拾花袋和蛇皮口袋等找出来,开启了她的拾麦之旅。

记忆中,在七十年代的麦收季节,我放学刚到家时,母亲早早并简单地吃一点,就背着篮子到收割机收割的地里去捡拾麦穗了。那时的大白米饭是人人向往的,可是没有一家舍得煮一顿吃,因为没有粮食的日子想想都可怕。于是我们总是一有时间就跟着母亲去田间拾麦穗,尽一切力量减轻家中的负担。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家吃穿也不愁,也没有人再稀罕田边地头漏割的小麦,但母亲却依然如故地一到收麦时节就跟着收割机下田。家中的粮食不是不够吃,地里被踩趴倒的麦穗和收割台上剪落下的零星麦穗,母亲全当宝贝拾回家。母亲说,她舍不得把粮食浪费了。

一年又一年,捡拾麦子的人越来越少,但一生清苦而又节俭的母亲总不会缺席,看到地里的麦穗就这么被遗弃,她就是舍不得。夏收时节,下午放学到家后,如果看不到母亲,我们就会跑到田里去找她。往往等小麦收割结束,母亲才会把精力放到那堆成小山似的麦穗上。看到母亲在烈日下拍打麦穗头,汗滴从母亲脸庞滚落的镜头,我也从心底间理解了书本上所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味。

麦穗经过母亲一轮又一轮的翻晒捶打,光亮的麦粒铺满了一地,这时的母亲也很兴奋,只是心有不甘的她,还用手仔细地在麦草中搜寻,把遗漏的麦穗归拢来,经历再一次的翻晒锤打,直到把麦穗抹得干干净净为止。后来在饭桌上吃起母亲做的面条来,她便兴奋地告诉我们,这可是她千磕头,万转腰,一把一把从地上捡拾回来的啊!

因为对粮食久远的记忆,我没有因为上了年纪的母亲还去地里拾麦穗而感到丢脸。因为我知道,母亲已经把粮食的情感融入到了血脉中,无论是过去贴补口粮的缺口,还是为了家禽的饲料,对粮食浪费的不舍,也是她一生节俭和勤劳持家的写照。

2009年那年,随着淮海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兴起,母亲跟随着弟弟住上了新买的楼房,那些曾经跟随了母亲一辈子的镰刀、麻篮等拾麦穗的物件也就遗弃在老屋里。近年来,离开了故土的母亲听不见收割机的声音,所以再也没有下地去拾过麦穗了。只是,每当到了夏秋的收获时节,母亲总会向我们或是种地的邻居询问今年粮食的收成丰歉情况;每次吃饭涮碗的时候,还是那样地爱惜,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